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科教长安>>正文内容

    杜曲中学曾在寺坡村

    作者:每小平 来源:西安晚报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1日 点击数:

    看了8月25日《西安地理》版刊登的《寺坡村》一文,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我是从杜曲中学毕业的,1971年杜曲中学建校时,就在寺坡村。那时我们每天都义务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劳动,比如从潏河担沙子铺操场,担小石子搞基建等。

    杜曲中学原是寺坡村的沙果、艳果园。每到夏季,沙果由小长大,由青变白,再变黄,最后变成浅红色,树枝上的沙果宛如乒乓球大小,繁密的果实压弯枝条,风吹过时来回摆动,似人点头,又似邀功庆赏。当时的校长赵际群、班主任赵仁茂都很严厉,所以尽管校园内有几十棵碗盆粗的沙果树、艳果树,学生们也很少上树采摘。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早到校的学生,常能避过老师的看管偷吃鲜果。只要将树干一摇,或用脚蹬一下树,沙果就会像下冰雹似的乒乒乓乓砸下来,瞬间落满一地,学生们便赶紧捡拾装入书包或藏入衣裤中。

    沙果有的甜脆,有的面甜,非常好吃,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人忍不住流口水。艳果比沙果大,形似小皮球,青黄色或红艳色,没有沙果味好。当时农村生活水平较低,沙果叶子用开水一泡似茶水,淡红清亮,甜爽味长,很受乡亲们喜爱。那时候,寺坡村和邻村的乡亲们都会赶到杜曲中学的沙果园采摘沙果叶泡水喝,以此来代替价格较高的茶叶。直到现在,寺坡当地仍有将上好茶水戏称为沙果叶水的玩笑话。

    寺坡村村民素质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长安县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那时村中无论是兴修水利、平整土地、修建梯田,还是植树造林、高塬打井等各项事业都走在长安县的前列,外地的干部群众一拨接一拨来这里参观学习。每年麦子一上场,寺坡村便将最上等的小麦上交公购粮,并超额完成,历年都是全公社交粮第一名。支部书记赵世贤曾当选党的十大代表,寺坡村的先进事迹也被拍成新闻电影纪录片,在全国放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文化生活还普遍比较落后,然而那时寺坡村就定期为村民免费放映电影。来寺坡村看电影的人很多,周围村镇的群众只要听说寺坡村今晚有电影,队长就会提前给村民放工,让大家来寺坡看电影。不仅杜曲、韦曲人赶来观看,就连潏河西边的樊村乡人、少陵塬上的高寨子村民都会来寺坡村看电影,大家不顾路途遥远,看电影的心情高涨着哩。深夜电影散场时,密密匝匝的人群边往回走边议论电影情节,忘了疲劳,忘了饥饿,成为当时农民夜文化生活的一景。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第十一届中国欧亚国际军民结合技术产业博…
    • 下一篇:长安区“七到位”确保2013年秋季开学工作…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