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韦曲--西安城南的一颗明珠

    作者:每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31日 点击数:

    韦曲,恰似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西安城南,也是西安的卫星城。

    韦曲,得名于西汉。因汉唐韦氏家族居住而得名。韦氏家族历任宰相者达22人,声名显赫,同杜曲的杜氏家族一样,因而俗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韦曲,被称之为“天下之奇处,关中之绝景”,成为西安近郊著名的风景区。韦曲,东北依靠少陵塬,南对潏河,西邻郭杜,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田地既能种植各种谷物、蔬菜,也能栽稻植莲藕,韦曲出产的13眼莲菜方圆有名,无丝少渣味甘甜。上塔坡、徐家寨的韭菜、韭黄城乡内外,供不应求,叶绿茎嫩。今日韦曲,南邻杜曲樊川,东北依偎少陵塬,皂河穿城流向西北,潏河从何家营、水磨村向西流去,汇入沣河。韦曲段少陵塬从南向北分别座落着华严寺、长安一中、杜公祠、牛头寺、杨虎城将军陵园、清凉寺等人文景观;少陵塬的大府井、简王井、四府井、高望堆村分布着明藩王陵墓塚,南有汉唐古乐胜地何家营……在这51平方公里广袤地域里,真可谓锦绣成堆,步步珠玑。

    我是杜曲人,在韦曲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建立了深厚感情,韦曲是我第二个家。吃住在韦曲,奉献在韦曲,见证着韦曲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变化,高楼林立,街道宽阔,交通四通八达,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精神面貌大变。

    回想改革开放前,韦曲只有一条穿城而过南北公路、东西公路、韦曲老街道、韦曲西街。公路不宽,凹凸不平为柏油路,韦曲老街道为土路;公路两旁多为企事业和机关单位,老街道两边为商店铺子,门为铺板门,房屋多为庵间或平房。当时两层以上的楼房屈指可数,除县政府大院外,新华书店、长安饭店、百货大楼及药材公司、水利机械厂、柴配厂、机架厂、氮肥厂等宿办楼,大多为庵间房、土坯墙,显得低矮破旧。公路上汽车不多,但自行车、拖拉机、架子车、畜力车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人力三轮车增多,人们穿着蓝或黑色劳动布工作服或黄颜色服装;穿叽卡、的确良的人很少,更谈不上高档服装。人们脚穿的多为布鞋、解放鞋,穿皮鞋、尤其是穿名牌鞋的更少。饮食主要是粗茶淡饭,职工居民每月供应30斤口粮、四两油、小孩少些。由于肉食凭票供应,人们的生活水平低,每月口粮不够吃,饭菜质量也差,常处于饥饿状态。

    由于当时进出各村都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雪天泥泞不堪,车辙深、泥水多,出行非常不便。感受最深的就是进村给村民饲养的猪牛羊禽等动物进行防疫,最头痛的就是通行问题。尤其是夏殿村、皇子坡、西兆余和东、西崔家庄,骑车不远,车圈即被黄泥巴堵住瓦圈,寸步难行。无奈,只得用树棍掏,实在不行,就肩扛自行车进村搞防疫……

    现如今,韦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城区面积扩大了数十倍,公路宽广,街道整洁靓丽。车如潮,人如流,人气很旺,房产商贸空前活跃,购销两旺。数十条公交通西安,大学城陆续迁长安;西安地铁贯南北,造福人民千百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航天城落户枫栖塬,使昔日田野村庄发生大变。高楼大厦替代了昔日田野荒塬。长安大街不断拓宽,尽显车水马龙。公交车、出租车、货车、私家车五光十色,看得人眼花暸乱,条条大道,车流如潮;绿树掩映,红花朵朵,绿茵茵的苗木修剪得整齐划一,造型别致,很养人眼。原先进村的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就连街巷也进行硬化。低矮民房,变成了2-3层,甚至5-6层高楼,真应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时代。不少家庭拥有了汽车、农用车或其它机械,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如今,饭菜讲质量,注重色香味形。食用油、各种肉食、副食用量不断增多。穿戴讲求品牌,款式质地,数百元、上千元服装鞋都穿上了身,精神面貌大变。文明用语与时俱进,有的村统一给村民盖居住楼,人均占有住房面积数百平米,宽敞明亮,高档家俱、花卉摆放家中,电脑、电话、手机、家用电器等进入寻常百姓家。

    想当年,东、西韦、上、下塔坡、张、蒋村、首村、首堡、候家湾村的菜田还分布在县城周边,村民们忙于耕作,除草浇水,为城镇机关、单位、居民提供蔬菜,被誉为菜农。现在,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中村拆迁改造,村民土地已被征用,高楼大厦遍布韦曲。部分村已拆迁改造,进入城市化生活。

    杜甫诗韦杜,杜牧颂长安。人文韦曲、平安韦曲、处处好家园。韦曲,作为长安区行政中心,西安卫星城,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促使韦曲旧貌换新颜。君不见,长安广场从早到晚,晨练、做操、健身、唱歌、跳舞、自乐班,各显其能,其乐融融。广场上数百只洁白和平鸽,跳跃在人群中或飞翔在广场上空,带给人一种和谐平安的享受,晶海大酒店的液晶大屏幕,不断地变换着美丽色彩,夜晚露天舞池,数百人随着轻快的音乐节拍,面带微笑整齐的表演优美舞姿,场景壮观美丽。人人充满自信、充满自豪、充满魅力、充满希望和对明天美好生活的期望……

    文明韦曲我奉献,韦曲繁荣我自豪。我深信,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有众多人士辛勤奋斗,明天的韦曲会更加美好,明珠韦曲会更靓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城南胜景,杜氏家族居住地─杜西村
    • 下一篇:(散文)库峪游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