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民俗>> 民俗文化>>正文内容

    “葫芦头”最早出在长安终南山?

    作者:卢剑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0日 点击数:

      

        在陕西,提起“葫芦头”,妇孺皆知。当地人视为美食,久食不厌 ;外来游客莫不争先品尝,以饱口福。其经营网点遍布陕西城乡各地。传统的“葫芦头”,首推古城西安。西安的“葫芦头”泡馍,讲究工艺、烹制精细,火候到家,肉烂汤浓,料重味醇,馍筋光润,绵韧适口,肥而不腻,营养丰富,且具有食疗滋补作用。               
                                         

     “葫芦头”乃秦人之名吃,它的吃法和牛羊泡馍相似,都是将饼掰成碎块,但因这种饼是半起面,所以饼要掰得大一些。其主料为猪肥肠,吃起来汤酽味醇、鲜香适口。也可做成海鲜味的,味道非常鲜美。

       而这个传统风味名吃"葫芦头",传说与我国历史上的名医孙思邈曾有一段缘分。

     有年秋天,孙思邈从终南山一带行医返回,在杜曲川遭到强人拦劫,幸好被一青年相救,才免于难。

     那青年叫王大力,祖居终南山下东水寨村,以杀猪卖肉为生,后因肉价不稳,亏了不少本钱,现在改做猪大肠泡馍生意。

     孙思邈在王家店歇了一晚。第二天,王大力起早烙馍煮汤,汤锅一揭,传出一股臭腥味,顾客十有八九都不来吃。孙思邈尝了一口,也觉得腥味太大。

     为了感谢救命之恩,孙思邈临行前送给王大力一个小葫芦,郑重地说: “我叫孙思邈,采药行医为生。这个小葫芦里装着几味解臭除腥的草药,日后作汤,放一点进去,保你汤鲜味美。”

     孙思邈走后,王大力按照吩咐,重又煮肠烧汤,不一会儿,果真香气四溢。街上行人闻到香味纷纷走进,这个一碗,那个一碗:倾刻间一大锅卖子个净光。

     从此,王大力的泡馍馆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但请了俩伙计,门面也扩大了两间。

     过了几年,孙思邈被唐王封为“药王”,名声大噪。有一天,他又特意来探望王大力,看见生意兴隆,心里非常高兴,王大力也很感激孙思邈的小葫芦。孙思邈又给小葫芦里添了些药末,行前还写了“葫芦头泡馍馆”六个苍劲古朴的大字作为招牌。南来北往的客人,一来想瞻仰“药王”的墨宝,二来都想尝尝葫芦头泡馍的美味,忙得王大力和伙计们整天都脚手不得停。

     后来,他们不仅在杜曲有门面,还在长安城南门里也开了个“葫芦头泡馍馆。”由于调料越来越精,所以味道也越来越美。于是, “葫芦头”成了古长安城的美味佳肴,就是现在也仍然誉满三秦,尤以西安南院门春发生的葫芦头泡馍馆最为有名。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鸡子殿大蜡 千百年传承
    • 下一篇:沣河“放河灯”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