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小侠>>正文内容

    (散文)相约碌碡坪

    作者:王小侠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8日 点击数:

    前天,会长在群里问:“谁去沣峪口?赶紧报名,晚上在山顶住一晚上,山上是一个群友“彩色石头”的家,也是咱大长安文化艺术沙龙的山巅之家,品农家饭,赏山间美景。”  

    次日我赶紧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尽管酷暑难耐,但是挡不住我南行的脚步。从大北郊到大南郊,由于正是下班高峰时期,堵车很厉害,文友弢兄和柳江子一行四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驾着一辆越野车早已出发了。当我终于到达作协时,领导说,简直没有时间观念,让我们足足等了两个小时,文友“我就是我”立即驾着车出发了,别看她是个女的,开起车来比男人还要野,车朝南一直开去,在平路上她开得飞快,时间不长,就走到了进山的路上,也许是山里刚下过雨,坐在车里极目远眺,黛青色的山雾蒙蒙的,煞是好看,我忘情的欣赏着,真的叹息自己语言的极度贫乏,这就是美丽的大秦岭,用苍莽来形容觉得少了妩媚,用神奇来描绘又显得不够具体,用巍峨来形容显得有点缺少风韵,尽管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是有一点我却知道,秦岭山的确很美,美的我不知道怎么形容,特别是雨天或者刚下过雨,那种雾蒙蒙,犹如仙境的感觉,简直让人陶醉。

     

     

     

    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过了喂子坪、黎元坪,路越来越狭窄,好在“我就是我”车技十分高超,但是那种走山路的惊心动魄的感觉,简直是又惊险又刺激,像玩过山车,坐在我旁边的冰冰捂着心口不敢说话,因为这边是峭壁,那边就是悬崖,就这到了猛上坡时,还要下来给车轱辘底下垫上石头,不然就会溜下来,路越来越不好走,一会儿就一个急拐弯,快到的时候,竟然走了岔道,来到一户人家门前,见一个和善的大嫂在那里,于是一问彩色石头的官名,这位大嫂就像说自家的兄弟那般亲近,热心的给我们说路该怎么走,到什么地方可以掉头,虽然山里人住得很分散,但是人是那样的淳朴和善良,更何况这个“彩色石头"是他们这里唯一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人,可以看出这位大嫂眼神里透出的对这个小乡党的喜爱和骄傲,和看见”彩色石头“的朋友的那种好客。

     

     

     

    经过热心大嫂的指点,我们终于到了“彩色石头”的家—碌碡坪,据说是李世民的母亲在这里搂着皇子歇脚而得名,叫转音了,就成了碌碡坪,也可能是庄稼人都喜欢碌碡的缘故,因为碌碡是那些年代农村人做庄稼的“核武器”。这里也就住着他们家一户,原来能离二里路的那个大嫂家,也许就是他家的邻居。山里人院子没围墙,也没门楼,刚到门外喊一声,腼腆的“彩色石头”和他的父母热情的迎了出来,栓在房角的小狗好像认识我们似的,不但不咬,还热情的摇起了尾巴。石头父亲笑呵呵地说,路不好走,你们大家辛苦了。母亲赶紧倒茶递水,一股朴实的热情扑面而来。当我看到在山外早已经看不到的土坯墙盖成的房屋时,一股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顿时感觉凉爽许多,过了一会儿,石头的母亲,赶紧忙里忙外,又是摘菜,又是洗菜,说知道我们要来面早都活好了。“我就是我”,别看平常像个爷们,走路也像刮风,我们大家说你能不能文气一点,但做起饭来却是一把好手,赶紧帮着石头的母亲做饭,不一会儿,正当大家沉浸在“三代”、“挖坑”的热烈和喜悦中时,一声“饭来了.....”

     

     

     

    主人立即端上了可口的饭菜,锅盔夹辣子、煎饼、土豆丝,还有沙甜沙甜的蒸土豆,豆角等等呼啦啦就上了一桌子,主人还预备了啤酒、果啤等,可见为了我们的到来,主家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还有红豆稀饭,呀!这稀饭里放了好多核桃仁,红红的,不稀不稠,看得我都想留口水,奇怪,自己熬的稀饭,怎么老是没这样的“面相”呢,肯定更没人家这稀饭的口感好,原来啊,是用大锅不间断的小火像煨汤般下功夫熬出来的稀饭,能不好喝吗?我于是说,今天得喝两大碗稀饭,把我损失的脑细胞夺回来,呵呵!

    吃完饭,也不知道是由于兴奋还是换了地方,本来睡眠就不太好的我,竟然和“我就是我”聊了个透夜,听着她的创业史和传奇人生,隔壁男同胞房间里“轰”呀,“炸”呀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原来还在夜战,“三代”、“挖坑”、“干瞪眼”轮番上战,还有一个可爱的豆豆兄睡了一觉醒来,就在旁边观战,把他还急得不行,夜静了,后山上的山泉声,还有昆虫的鸣唱,那种天籁之声混合着我们的谈话和喝彩声,给寂静的山林注入了一股生气和活力,豆豆站在院子吸着凉爽甘甜的空气,不禁大声呐喊,这一声呐喊不要紧回声却传了很远,村长还以为山上进了野兽,电话就打到了刚进村口的周老师家,周老师是我们弢兄的同学,他连夜骑着摩托就上来了,一看没事上来也加入挖坑的队伍中,别看山里人住的分散,原来互相牵挂,凝聚力是非常强的呀!这是一个兴奋之夜,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吃过早饭,我们去爬山,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听到溪水潺潺,呼吸着这天然氧吧的空气,顿觉心旷神怡。一边不停的听着“彩色石头”给我们讲解,这里海拔有1400多米,从这个峪过去,你看那有些发白的山头,那个上面是黄峪寺,那个山头过去就是子午峪,秦岭七十二峪,其实基本都是相通的,看着近,其实走起来很远,现在村里有人买车了方便了,他说以前上学的时候,从学校回来一趟要从早上八点走到下午四五点钟,看着面前瘦瘦弱弱的石头,一股敬意油然而生,他愿做山中的一块彩色石头。看!前面山上茂密的很大的树那是核桃树,还有板栗树,有个真正的城里娃说,哦!原来我们见到的明晃晃的糖炒板栗还穿着带刺的外衣呢,其实她那里知道,那些城里的糖炒板栗根本没有这里原生态的板栗好,保不准那明光光的糖炒板栗上面还有少许的石蜡。看!这就是中药里的葛根,我们这里叫葛条,柔韧性是非常好的,这种草叫“车前草”,也是一种中药,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和野草,红的、绿的、白的、黄的,互相映衬煞是好看,不禁感叹,沣峪口的山里竟是宝贝啊,其实自古就有饱山饿城之说。由于晚上兴奋没休息好,因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驴友,只是一个小型的文友采风活动,有的文友由于装备不够精良穿着凉鞋,只有恋恋不舍的回到“彩色石头”家中,主人给每人发一个塑料袋,让我们去摘他们家后山上的沙果儿,来到树下,看到熟透了的小沙果儿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手搭在树枝上,摘一个掉两个,当然别看在一棵树上,还有绿的,大家兴高采烈的摘着沙果儿,尝着是红的好吃还是绿的好吃,原来红的虽然熟透了,却容易“面”,绿的虽然不够甜,却很脆。摘完沙果儿,我们准备下山,主人却说,已经活好了面,盛情难却,我们留下来又吃了一顿大锅烧地火做的旗花面,那种久违了的味道真的很独特,到现在还在回味,特别是面上来以后,石头的父亲又用一次性杯子给我们倒了一杯现挤的羊奶,这才叫真正的纯羊奶,不放糖都是那样的香甜,简直太好喝了。当我们临走的时候,好客的主人,又给我们每人装上自家产的土豆,还有核桃等土特产还有每人一大袋的胜利果实—沙果儿,真是满载而归啊,当主人恋恋不舍的送我们走时,那种画面,真让人感到山里人的淳朴和美好,是啊,这才叫真正的农家乐,哪像有些地方把农家乐搞成了饭店形式,一家挨着一家的小洋楼,吃的菜全是超市里买的,城市化已经完全背离了农家乐的宗旨,在主人“下次再来”的亲切挽留中,我们应着,我想不管别人来不来,我一定会来的......我们不得不将车开到下山的路上。 

     

     

    当车从山里出来到沣峪口时,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清澈的沣河水哗哗地向下游流去,好多人在水里嬉戏, 游泳,岸上有许多烧烤炉子,羊肉串烤起来了,菜烤起来了,烟也冒出来了。有一个三人组合的游人竟然玩起了泼水节,一个个泼得湿漉漉的,一个女的头发衣服全湿透了,你跑我追,穷追不舍,简直太热闹了,老远就传来咯咯的笑声。文友豆豆兄终于按捺不住,脱了衣服就钻进水里游起泳来,女同胞们联合起来抡起小石子就向豆豆扔去,他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吓得脸色煞白,落荒而逃,一边水里游着,一边喊着,救命啊!猛女打人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人到中年
    • 下一篇:(散文)中秋之夜和母亲共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