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评论)陈黎:形上形下说老鹤

    作者:陈黎 来源:中国西部书画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7日 点击数:

      

        老鹤是作家鹤坪的“画名”。许是为着维护他作家的品牌,许是为着某种表达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老鹤说:过一道河,洗一回脸。他做到了。
       看上去很爷们儿的老鹤,身体里住着两个灵魂,一个是坚韧宽厚的温情男人,一个是率真不羁的热血少年,他集智慧与冲动,深刻与激情,审慎与大胆,传统与创新于一体,他是海水和火焰交织的艺术家。
       老鹤的画从来都只有人物,那些肥肥土土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裹挟着陕西的皇天厚土,打眼看来,丑而笨拙,五官和肢体极度夸张变形,甚至不合比例,但这些粗看上去一个比一个丑的画,端详起来,却又让人感觉夸张得合理、变形得合乎逻辑,丑得自然,丑得真切,丑得生活。再细细品味下去,一个个人物都那么率真自然,不仅不觉得丑,还感觉到美,美的无遮无拦,美的不顾一切,美的诗意盎然。
       这样超越现实层面危险的美,正是老鹤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
    内心的矛盾与与生俱来的诗人气质造成了他与世界和众人的疏离。朋友眼里的鹤坪,幽默机智,率真无邪,说话有机锋,快乐善行。但那些心灵深处的忧伤,瞬间千变万化的情绪,让他通常都是孤独痛苦,他只好用不停的劳作替代痛,品味孤独。
       老鹤也有着陕西人特有的狠,狠狠地对待自己,狠狠地爱一切他所爱,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地付出,无论对文学还是艺术,他都不做到极致不罢休。对于美术,老鹤不像一般的文人画家那样不重视笔墨技巧的训练。他是非常敬畏美术的,没有流于对文人画错误的谬读,虽然当话题阐释了深刻深厚的社会观时,技术会成为相对次要的考核准则。但他依然一门心思的通过苦练造型基本功,强调笔墨意识,意在笔先。
       他的精神,和他笔下的老西安一脉相承。老西安的影像就在他的心中,无需思考,提笔就来。温情的笔调,温暖厚重的色彩,深刻的意蕴,民国市井,老城滋味,从时间深处缓缓走来。

             


       从作家鹤坪到画家老鹤,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他的文学是用西安方言写作,周秦汉唐的古西安被历代文人书写的太多,唯独清末民初风光不再的老西安,还是一片空白。土生土长的西安作家鹤坪填补了这个缺憾,他的笔下正是这座四方城里老西安的故旧风烟,风土人情,市井生活,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成为特立独行的城市市井文化的代言人。
       鹤坪自成一格,有自己的语言系统,在新旧两个西安里穿越自如,他经常进入已经烟逝的老西安广阔的天地里,那里是一个人情温暖古风浓厚的世界:“城门关了,全城人就像同族同宗的异母兄弟;街门关了,全巷人人就像一奶养育的异性同胞。”即便是土匪,也都有着他们的坚守的道义和情操。老西安的女人美丽刚烈,男人侠骨柔肠血性十足。
       作家和画家,只不过是把思想的养料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表达。更难得的是,鹤坪不仅是作家、编剧,还是诗人。
        绘画靠强大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思想积累做底蕴,读书是成功画家的第一口奶。读书对画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何种艺术,到最后比的都是文化修养和文学思想,绘画也不例外。中外历史上成功的画家,都是饱读之士。梵高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画家,而且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与哲学家。唐伯虎超越了老师周臣,是因为周臣“只少唐生数千卷书。”近代的张大千也不例外,他除了绘画以外,手不释卷,即便是在旅途中,也不错过。他常说,有些画家舍本逐末,只是追求技巧,不知道多读书才是根本的变化气质之道。大千读书涉猎很广,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并不只限于画谱、画论一类的书。“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画画和读书都是大千的日常生活。其他画家如张大千、丰子恺、黄永玉、吴冠中等,哪一个不是学养深厚之人,他们最后还成为优秀的作家。
       托尔斯泰在《什么是艺术?》一书中提出  “艺术就是情感的感染,真正的艺术家就是表现感情。”老鹤作画并不谋求准确,他表现的正是我自己的感受。 “可以没有我,但那不能没有心。美好的作品的秘密在于有真实与诚挚的感情,这是我写作的影视和美术的基本原则。”老鹤说。
       也因此,老鹤画笔下的人物,都情感丰沛饱满强烈,像光波一样荡漾开来,扭曲、旋转、波纹、短促的笔触来表现自己狂躁不安的激情和对生命无法遏止的渴求,动感曲线和个性色彩的运用,透着温柔的忧伤,孤独与不安。呈现出无限的诗意之美。即使不懂画的人,也能感受到画中的情感波动。
        他把心中的世界再现在现实的世界,打通了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文字和绘画是打通这两个世界的桥梁和媒介。从文学的“形象”到影视的“镜像”进而美术的图像。老鹤始终让一种“念相”驾驭着。“我住的西安文学城围住了我!工匠走不出他筑的城了。”老鹤持久地生活在老西安的俗世生活里不愿回到现实!他的文字画面感强,那些人和场景跃然出现在我们眼前,活生生的有温度的生命。有着细致的想象力,充满戏剧张力的美,琐碎的生活传达出一种诗意,使整个作品升腾起来。

                             
        李世南在老鹤这样的年龄也得过一场大病,险些要了命。但病后大彻大悟。病成了他艺术的拐点,直至出现新的高度。
        “中国书画是中国作家的疗养院”,他们在那里休息、疗伤、吸收养分。疾病似乎对艺术家似乎有着某种神秘的启示,那次大病之后,老鹤对生命、精神、灵魂追求,一步一步走向生命的深处,艺术愈来愈不受具象世界的羁绊,愈来愈接近生命的本真,传统题材的绘画中却有着很明显的现代精神,让他的本土绘画有了世界语境。
        作家鹤坪到画家老鹤,从文字到图像,用不同的方式完整地展现他心中的老西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而他的老西安,从来都是充满诗意,小中见大,弦外余音。隽永醇厚,回味无穷。


        鹤坪简介:
       鹤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陕西西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签约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大窑门》、《牛马家事》、散文集《老西安故事》、《老城坊》、《老艺门》、《说西安》、《中华拴马桩艺术》、《中华炕头石狮艺术》、《民乐园》共出版文学作品十余部。长篇小说《大窑门》获首届陕西文学奖。作品被译为俄文、西班牙文等。


                                                                                                (本文作者系中国人大艺术系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评论)唯赏烟霞不厌深
    • 下一篇:(评论)李霁宇:鹤坪的画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