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城南书社>>正文内容

    【文学】王超:一河沣水 源远流长

    作者:王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6日 点击数:

    两周一次的小聚,临帖写字搞创作,城南书社已坚持了两年。两年间,书社取得了一些成绩,多次承办省、市书协的书法培训,社员在各级展览中屡屡获奖,队伍不断壮大,在城南地域已小有名气。在书法创作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的同时,兄弟姐妹间的情谊也日益加深。

    在书社两周岁生日之际,大家商讨后决定出一本书法集以示祝贺,主题是选择长安的某一地域进行书法和文字创作。

    本人世俗之心无法搁置、世俗之事终日缠身,无能亦无法静心于文字,加之才疏学浅、文笔拙劣,提笔即有羞愧之心,愁苦于以何成文?思考再三,还是觉得家乡比较亲切。我出生于沣河西岸的马王街办,喝着沣河水长大,却对沣河流域历史上发生的事件知之甚少,只能将搜集到支离破碎的资料供大家参考,羞愧羞愧。

    沣河,古称沣水,长安八水之一,位于西安市西部,是孕育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河流。沣河发源于长安沣峪,流至咸阳汇入渭河,全长82公里,总流域面积1460平方公里。历史上,大禹曾经治理过沣河;西周的丰京、镐京都城就建于沣河的东、西两岸;秦咸阳、汉长安也位于沣河、渭河交汇处;汉高祖刘邦曾封宣曲侯于沣河西岸;汉武帝刘彻在沣河西岸建有宣曲宫;汉、唐时的昆明池、如今的汉城湖亦是引沣河之水形成的。沣河两岸是古代王侯将相、达官贵人、士族阶级、文人骚客、平民百姓心驰神往的地方。

    西周时期周文王在沣水西岸建都沣京,它的建立,揭开了我国封建王朝在西安建都的历史。发源于歧山周原的周族,在周文王时强盛起来,向东扩展并占领了沣河流域,首先在沣河西岸营建了国都—丰,以此作为灭商的大本营。周武王时,因王权的扩大和宫殿发展的需要,又在地域更为开阔的沣河东岸营建了新都城—镐。从此,丰镐“周王居之,诸侯宗之”。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一直到公元前770年为止,在长达280多年的时间里,周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都是围绕着沣河两岸发生的。沣河为关中地区的繁荣以及使关中成为古代帝王之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沣水西岸马王街办的客省庄、张海坡两地,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勘查发掘,清理出182座西周墓和171座东周墓。1955年,在客省庄发现了仰韶、龙山、西周、战国以及汉唐时代的多种文化遗存,从地层文化堆积情况看,最底层是仰韶文化,叠压在仰韶文化层上的是相当于河南的龙山文化,但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因此被命名为“客省庄二期文化”,也称“陕西龙山文化”。据《西安通览》记:客省庄遗址是典型的父系公社村落,始建于4000多年前。1956年,在张海坡发现七座西周车马坑,车马坑所埋的车马数,少者1车2马,多者3车8马,埋葬的形式大体相同。它们集中在长宽只有数十米的范围内。西周时期,奴隶主死后,往往让生前所乘坐的车马以及车夫等一同陪葬,以求死后依然能够享受生前奢华风光。西周车马坑展现了3000多年以前的历史实况,再次印证了奴隶社会的殉葬风俗。西周车马博物馆建于商周遗址的墓葬区,馆内有展厅、文物库、墓葬处和七处车马坑。展示的文物有陶、铜、原始青瓷、玉、漆、俑、石等器物数千件。其中包括西安历史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堇鼎和矩鬲、刻有43字铭文。出土器物中有石斧、蚌刀等劳动工具;有陶器、骨针等生活用品;用骨制串珠、骨簪等装饰物;有骨箭、戈矛、铜刀等兵器。漆器中不乏精品,有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若干,是研究燕国历史的最好的实物资料。这些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及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

    沣水日夜奔流,历史已然翻页,沣水流域当年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而今,西安市政府将建设6处沣河河道景观水面,共5370亩,其中高冠河入汇口将形成400亩的水面,太平河入汇口形成825亩水面,秦镇沣惠渠渠首形成1125亩水面,良家滩形成1180亩水面,马王街办形成1200亩生态水面,严家渠形成640亩生态水面,将沣河打造为西安西部生态之河;通过更新改造原有大堤,将防洪标准由现在的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到100年一遇,保护两岸百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西部防洪保安之河;通过规划建设平原水库,改善城市水环境和大气候,使沣河成为承载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的调节之河;通过加快沣河土地储备,把沣河建成集防洪、生态、文化、旅游、商贸、人居、高新产业等为一体的城市发展新区,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使沣河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大动脉!

    沣水文明在中华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诗篇、故事和传说让人遐想回首。一河沣水,源远流长,冲刷走了历史的辉煌,留下了新的篇章待我们书写。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文学】孟鹏博:细柳文赋
    • 下一篇:【文学】王秋惠:读《石门颂》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