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文学朋友>>正文内容

    (散文)行摄古沟

    作者:张妮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4日 点击数:

    翻塬过川之后,车疾行在平坦开阔的炮里塬上。闲聊之间,正想问同行的摄友,“这么平的地,你们要拍的窑洞能挖在哪儿呢?”突然,眼前海市蜃楼般在蓝天、绿地间出现了另一道塬,而且就在对面,渐行渐近。

    车速慢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滑行下原。我双手扒住前排座背,扭头盯着对面层层叠叠的广阔的白鹿塬,惊叹赞美间,车停在了水泥路尽头炮里街道古沟村边的空场上。车门打开,五位摄友象放出的蜂,欢快地飞开了。

    美景在眼前,更在走走停停的回眸间。我缓缓地随在大家之后,听着他们远去的笑语,轻快地捡拾着他们欣喜的足迹。

    塬腰的小村。崖边的农家小院院门紧锁,门缝里一排排净洁的砖木瓦房后隐藏着低矮的小窑,门前空场边,碗口粗的老槐树奇形怪状,坚硬的树疤陷入弯曲坚硬的枝干里,小巧的红嘴小燕子,俏立枝头,尖利的嘴啄着树干,梆梆作响。树下,石碾石碌相互守望,静静地泛着阳光的斑痕,手指轻轻划过,纤尘不染,坐在石碌上,端着相机,镜头扫过,对面塬畔零散的树守在稀少的房前屋后,树偎着房,房靠着树,生生息息,不离不弃,房的背后,没了门窗的窑退成了黑漆漆的洞,空荡荡的、落寞地镶嵌在塬棱,尘封了过去,空寂了过去......

    怀抱相机,静静地坐在石碾边,听风无声、听光无声、听气亦无声,面向骄阳,闭上双眼,一片红红的温暖包围了我,溶化了我,喜悦、自在,好想靠着它睡去。

    静寂、美妙,美妙、静寂。淡淡的,竟有点恐惧。于是,起身去找寻影友们远去的足迹。麦田、油菜地相间平展展地铺在塬脚,塬棱上一条被农人踩出的小路游龙般伸向前去,路边,光亮的野枣树,干枯的树干上针针挺立,放眼望去,路的尽头,一排窑洞,没有围墙,孤零零的门楼,院里笑语喧哗,我的影友们站得站,蹲的蹲,镜头对着窑口。

    窑门里,小男孩手捧一本小人书靠着木柜,坐在小凳上,油黑的脸上,一双晶亮的眼睛无警觉得看着对着他的镜头,他的奶奶无苟无束地在屋里来来回回,熟练地做家务。我无法选择好的反映他们生活的角度,就一个人绕着院子转了起来。水桶、担笼、凳子随意地摆放着,一木架子车撑靠在锁着的没有院墙的门框,五颜六色的衣裤搭在架子车上,顺着门前的小路走到崖边,两塬之间的鲸鱼沟,蜿蜒曲折,水碧如玉,静静地偎依在古塬的怀抱里。

    下一个小坡,废弃的窑洞改成的养鸡场里,几只雪白的鸭子在褐色的鸡群中,欢快地歌唱着,鸡群涌动,“唧唧”私语,狗警觉的叫声让我只能远远地望着它们,拍了几张鸡鸭欢愉图后,相机没电了!

    背着相机,游遍古沟的沟沟坎坎后,悄然坐回到院里。

    “哎,你咋在这儿呢?你那帮人在那儿拍鸡呢,热闹很,人欢鸡笑的,蹲的、爬的,追赶着鸡跑的,跟疯子一样。”小孩子的奶奶回到院子,压住兴奋冲我喊。

    她匆匆地往窑里走,突然,神密地回过头:“女子,跟我来,给你说个话。”

    我跟着她走向窑里。窑里很暗,她麻利地给灶火里加了把柴,起身揭开锅盖,一股米香钻进鼻子,“做这么多饭?你们要吃好几天吧?”

    “不多,我兄弟们一会儿从城里回来,他们爱喝我做的豆米汤。你别着急,叫他们拍去......”

    以为大婶叫我帮她做饭呢,却没想她笑嘻嘻地对我说,“我养了只羊,刚下了四只羊娃,一会儿我给它们喂奶,你一个人拍。”

    “喂啥奶?我相机没电了,拍不成了。”我好奇地问。

    “当然是羊奶么,还能是我的奶?”

    我们俩都笑了。

    她在奶瓶里倒满了白腻腻的奶汁。“走,看走,羊好玩得很。”

    她推开一扇十分隐蔽的旧窑门,窑洞里一只老羊和四只小羊欢叫着涌了上来,她爱怜地分拨开它们,挤在它们中间蹲了下来,把奶嘴一会塞到这只羊的嘴里,一会儿塞到那只羊的嘴里,雪白的羊象是她的孩子,她周身散发着浓浓的母爱的光辉,她的羊们沐在她的光辉里。

    我蹲在窑门口。“婶,这么多的鸡,羊以后也会越来越多,看你咋管得过来呢?”

    “我兄弟说了,以后我们搬到塬上的大社区,把这里空出来,做大规模生态化养殖......”她说着、开心地笑着。

    “那你就该当女董事长了。”

    正说的热闹呢,有人叫我,我的拍鸡的影友们回来了,我们谁也不说话了。

    《月亮之上》的铃声突然响起,“可能是他们回来了。”

    说话间,她起身左手从裤兜取出手机,右手食指在机屏上很夸张地划了一道弧,把手机放在耳边,大声地说:“喂,我饭都做好了,等你们呢。”

    于是,我们告别了他们祖孙俩,快乐地返回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鲜亮如初的印章
    • 下一篇:(散文)我写嵌名联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