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亚凤>>正文内容

    (散文)麦收季的农二代们

    作者:王亚凤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1日 点击数:

    姐夫家里两位老人打来电话,说麦子熟了要明天回家割麦。放下电话,我便知道这个忙是必须帮的:那是农家一年最大的事,身边的人有几个用几个,我和老公义不容辞!只是不知道娘家大哥的麦子怎么样了,我们精力有限,做不到帮了这边再顾全那边。但是今年大哥的儿女们在外面或上班或做生意,能不能赶回家帮他们的父母收麦呢?这是个问题!唉,洗脚上岸的农二代也不好当啊!

    一大早不等幼儿园的校车来接,我们一行人开车先将小女送到了幼儿园。我跟小班老师说明,今天有事送的早,如果下午不能按时回来,请不要校车送娃,将宝宝交给安米的妈妈带走。小女一听大哭起来抱着我的脖子不撒手。新来的老师年纪小没经验束手无策地干站着。我好不容易才脱身,一步三回头地走出幼儿园跟姐姐们集合。然后送小侄旺旺去另一个幼儿园。这家伙人小鬼大,昨晚就跟我们耍心眼:“老师说可以看看成熟的庄稼是怎样收割的”!13岁的依米也跟着起哄表示很愿意支持夏收,被我们坚决拒绝了。上你们的学去!三伏天收麦子绝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我们的农三代呀,家乡对你们而言或许只是一个天然的度假山庄而已!)

    一路向南天气晴朗得通透明亮,沿途许多麦田已收割干净有的已播下了玉米种子。自然生长的西瓜田一派翠绿,瓜叶田田间不时亮出小碗大的西瓜。(一对比方知我们车上载的两个大西瓜原来是大棚养殖的!)公路上时见大型农机具车庞然大物般驶过,是家女眼中的“奇形怪状”。

    回到姐夫家村庄,见麦子已然熟透,干燥得随时要掉落的样子,人就着急起来,赶紧开着车在村里和田间四处联系大点的农用车和收割机。不料很紧缺,车主们都拽得令人意外。姐夫果断地开车出去叫了马路边等活的收割机来,价格也很合适。才发现村里的路太窄,稍微一个错车就过不了。太阳火辣辣地照着,我跟姐姐坐在车里好歹还知道事情的进展心里不那么急,而我家先生陪着年迈的阿姨守在无遮无拦的麦田间硬等着不知道有多么难耐呢。一路上不断有人跟来等着排队收割。

    麦子倒伏了一大片,收割起来比较慢。机车轰鸣着,前面哗哗地收割后面卷扬麦秸脱出麦粒吐出麦草,不大会儿麦粒儿就装满了车斗,拉麦子的农用车却不见了,收割机只好停下来等姐夫找车来装麦。收割机师傅和他的助手来到车跟前歇会儿。姐姐腾出车门边的座位给师傅坐。师傅是个老江湖,一张脸像是刚从硝烟弥漫的战场钻出来似的。他很洒脱地自嘲着“不坐了我们这屁股脏”,一边跟我们闲谝。阿姨将自己正喝着的冰糖雪梨让师傅,师傅一边嘲笑着推脱一边不客气地请阿姨不要再跟着收割机了。他说“我一见你这种老太太就害怕。你要说哪儿没割干净我二话不说再转一圈,你跟在后面要被机子挂一下我头就大了!”我们都笑:阿姨的确瘦得弱不禁风,人又特别仔细,她跟收割机后边一会儿踩地界,一会儿查看麦茬不要太高有没有漏麦子,我先生也只好跟着陪护她。师傅说“你要有个闪失你儿子饶得了我吗?”当了大半辈子乡村医生的阿姨见不得被人家抢白,孩子气地犟着嘴。我便也笑着让阿姨下来不要再跟了。那师傅大约看我休闲裤黑衬衫遮阳帽大墨镜武装得挺有范儿吧,便兴致勃勃转过来跟我谝。他很为自己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经历自豪,给我谝河南的平原以及黄河流域的肥沃富饶,从历史渊源追溯到近代河南的变迁;又说过了眼下这段收割季,他要转战内蒙,那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盛产青稞。风景独特,那个神湖美得像地球的眼睛······哎呀谝得我真是自愧不如!我在师傅渊博的见识浪漫的情怀面前自觉地闭上了嘴巴。

    地里还在收割,我和姐姐和阿姨便先挤在农用车上送麦子回家了。我们得铺好地毡迎接麦子并分别灌装进蛇皮袋里。姐夫的妹妹英利已经蒸好了凉皮熬好了绿豆粥,桌上摆着炒菜和各色花卷包子馍。西瓜浸在冰水里。搞得挺丰盛。英利虽然做家务是一把好手但一听要灌麦子脸就拉下来了,她从十来岁进城至今,已然养成了一副贵妇人的身板儿。英利说:“干嘛不直接拉去卖了?还灌什么灌?”阿姨解释说收麦点人满为患排不上队,她才无可奈何地闭嘴干活。用铁锨和簸箕往蛇皮袋里灌麦子,我一点不偷懒,干的麻利又卖力。英利却是耷拉个脸半锨半锨地铲着没精打采的样子,扎个袋口也有气无力。这活看着没啥干头,没一点技术含量,却并不轻松:小山也似的一大堆,张口袋的人被扬的一脸尘土,装麦子的人一起一落容易腰疼。穿着鞋吧麦子钻进鞋里硌得慌,赤脚踩在麦堆上不光硌脚,落在阳光下的水泥地上更烫得能烙馍!那挑担俩回来后负责将装满的袋子运到廊檐下堆放整齐。这是力气活。幸好有辆小平板车。姐夫他爹在床上躺不住了也想出来帮忙,被儿女们硬是给哄回去了。老爷子害“缠腰龙”快一个月了,姐姐和姐夫隔三差五接了往西安的大医院跑也未见好,疱疹病毒侵害了神经,老爷子被折腾得痛苦不堪,一个月来瘦得裤腰松了一大圈,呻唤起来完全没了病前那个北方汉子往日的风度。我暗地里想:这亏得有儿女扛着,若是那孤寡老人怕是早没命了!

    好不容易将六亩多地的小麦全部灌装码放好,汗流浃背,浑身刺痒。主人招呼大家赶快歇着。就在宽敞的院子里用晒得暖暖的大盆水清洗。水,清凌凌的水,在这个时候显得是那么可爱,那般贵重,真想一头扎进盆里再不出来!洗罢换上舒适清凉的短装,坐在青青的葡萄架下喝茶,仰脸可见一串串豆粒般的绿果实儿;旁边的梅豆秧儿爬得快赶上葡萄架了,嫩油油的的梅豆角儿仿佛要跟葡萄串儿叫板;清风拂过,有金黄色的柿子花儿从头顶簌簌落下,我恢复了仕女的娴雅翘着兰花指拈起落花儿;两条胖胖的小狗在院落间追逐打闹,猫钻在灶台后瞪眼瞅着来客;二楼的房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叫着。屋里干净敞亮,家具井然,清凉舒适得仿佛跟室外不在同一个季节。

    方才的紧张忙碌转眼被忘掉,农家小院瞬间恢复了应有的悠闲。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烧拌汤记
    • 下一篇:(散文)伤疤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