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小侠>>正文内容

    (散文)爱如涓涓细流

    作者:王小侠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3日 点击数:

    今天是母亲节,想起八十多岁满头银发的母亲,心里就暖洋洋的。昨天晚上我就想着怎样给母亲过这个节日呢?特别是去年儿子去了外地以后,每每想起儿子,那种揪心的思念和担心,我更加明白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道理。突然我脑门一拍,有了,母亲节何不趁着星期天回家看看她老人家呢?作为自己也是一个母亲,我明白,其实做母亲的什么都不需要,她需要的就是看到子女健康、平安。

        今天天刚麻麻亮,我就叫醒了爱人,我说你最近不是喜欢骑单车吗?我今天给你说一条路线,绝对你喜欢,他狡黠的一笑说,哈哈,别卖关子了,是不是想回家看娘啊?今天是母亲节,你以为我不知道,咱们昨天都看过我娘了,今天是该去一下,不过骑单车就免了吧。我深为爱人的细心而感动,我说,就骑单车,这样又绿色环保又不塞车,那好吧,到时候累了或者老妈心疼可别怪我啊。于是七点不到,我们就一人骑一辆单车出发了,今天虽然气温高达35℃,可是挡不住我回家看娘的那份热心,老公看我蹬得飞快,在旁边发出感慨,光凭今天这股劲头就说明你是个孝顺女儿。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衫,我们费了千辛万苦终于到家了,那时候太阳正红,当我踏进院门,喊了一声妈,母亲兴奋地说,吆!我娃回来了!快进屋进屋。

          进到屋里,母亲一边让家里人倒水,一边心疼的看着我,累了吧,快赶紧在床上歇一会儿。看着慈祥的母亲,满头的银发,虽然有些驼背,但是衣服总是不管新旧都是平平展展的。看着眼前越来越老的母亲,以前母亲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我家姊妹多,过去都是做衣服,白天母亲要干活还要做饭,做针线只能晚上坐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做,有好多次我记得我都睡了一觉醒来,母亲还在灯下做活儿,等我迷迷糊糊睡去,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母亲早都起床干活去了,我就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睡觉的。

          母亲勤劳伟大,心灵手巧,不但做一手好针线,街坊邻居裁剪衣服的活都会来找母亲。我至今还记得我小时候母亲用碎布片洗得干干净净给我做的书包,那样精致,漂亮,不过我小时候像个男孩子,最羡慕姐姐那“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黄书包,并不喜欢母亲缝制的那个小书包,因为那是各色的布块度在一起的,虽然平平整整,颜色搭配也很和谐,那是母亲一针一针像缝沙包一样缝起来,再用一个大缸子接满滚烫的开水当熨斗,不知熬了几个通宵才做成的啊,想起当时我却嫌土气不背,后来母亲就对父亲说,女儿大了爱好,你给娃买个书包,只要娃好好念书,那怕咱再难场也要给娃买,父亲于是给我买了一个在当时很流行的红颜色的人造革书包,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同学们看我的羡慕的眼神,可是母亲性格贤惠,从来没有为了她自己向父亲提出过任何要求。而且她的面花也做得好,过去人都穷,但人穷礼不穷,在我们当地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婚丧嫁娶,都要蒸“礼馍”,而母亲每次拿出去的礼馍是最好的,不但花色好看,没有裂口,过去也没个发酵粉,可是每次母亲放的碱都是不多不少,刚刚好,再打上红点,那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过去也没个啥零食,可是每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母亲就会给我们炒“棋子豆”,那用面做的豆豆大小均匀,又香又脆。每到过中秋节的时候,她都会“烙灶团馍”。馍上面不但有绿森森的“雪蒿”(一种有香味的野草),还有用做针线活的“  顶针 ” 压的花色图案。    

           母亲是个有爱心的人,她不但爱自己的子女,爱自己的丈夫,我总在想,母亲是把相夫教子当做自己终生的事业再干。还爱周围的人,街坊邻居不管大事小情,母亲都是第一个到现场,谁家有个家庭纠纷都爱给母亲诉说,而有些到我家串门子刚一来都是义愤填膺的,回家却都变成喜笑颜开的,她就像一个义务调解员,从不说人是非,东家长西家短,碰见婆婆学说媳妇的,她就说,现在的年轻人人家脑子活,思想新,咱不能老用老眼光看,媳妇娶到在家,就是咱家的娃,和自己的女儿是一样的,做老人的要宽容忍让贤惠。碰见媳妇学说婆婆的,母亲就说,人人都要老,年轻人跟老的没啥计较的,人老了难免糊涂,你是没到这年龄,到了这年龄说不来还不如你婆婆呢,你现在对老人好,你将来的儿女对你也错不了。正在我沉思间,母亲已经给我端来了饭,放在桌上,又怕我累了休息了,到床上看了好几次,生怕打扰我,直到最后看我眼睛睁着,才说,你们吃饭早,又出了那么大的力,快赶紧吃吧,可能早都饿了吧!

         下午我该走了,母亲眼神里明明是舍不得让我走,嘴上却说,我现在好着呢,能行能走,啥也不干,没事了就在门口转,你不要经常回来,整天上班呢,多忙啊,再说,回来一次要花一次钱。其实我知道母亲随时随地都在想她的每一个儿女,特别是老爸走后她肯定会孤单的,可每次见了她,她总是很阳光,很乐观,她不想每个儿女操她的心。临走时又是吩咐给我拿这个拿那个,而每次当我以怕拿行李为由给予拒绝时,她的眼神是多么的失望啊!于是我就象征性的拿点,她的眼神中立即浮现出高兴的神采,我明白那是当娘的一片心意。我临走时,母亲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并说,没事了别回来,我好着呢,接着又说,要回来就回来,回来别呆太久,单位里忙,记住下次别骑车子咧!路远,不安全,再说两个轮轮的肯定没有四个轮轮的舒服,门口的人都笑了。

         我骑着单车走了,再也没敢回头,因为我怕看到母亲那依依不舍的眼神,我在心里告诫自己:事上什么事都可以等,唯独孝顺不能等!母亲我会常回来看您的......

                                                王小侠于  2013年5月12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诗歌)慈父周年祭
    • 下一篇:(散文)少陵塬的夏夜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