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杂文)净业寺何以成为律宗祖庭?

    作者:传媒利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4日 点击数:

     

     

     

     

     

     

     

     

     

     

     

     

    从西安沿着210国道一直向南30多公里,就算进入大秦岭了,这里是人们向往已久,传说中的终南山最方便的入口处沣峪口,而入口进山五分钟便到了终南山北麓之凤凰山(亦称“后庵山“)上的净业寺,该寺乃是国务院确定的142座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鸟啼蝉鸣山路寂,树青草翠寺门深; 凤凰苍崖庄严界,儒家遂还清净心。“凤凰山山形如凤,地脉龙绵,山势奇古高峻,林壑幽深。净业寺踞处山腰,坐北朝南,东对青华山,西临沣峪河,南面阔朗,可眺观音,九鼎诸峰,是净心清修的道场。   

    新近落成的净业寺山门由海航集团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捐助,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设计,耗资百万元,土石工程近千方,其门墙和山墙均由精选的蓝田花岗岩石堆砌而成,显得质朴、壮观。  

    常常看到大德赵朴初老先生给寺院的题词,或者牌匾书写,眼前的净业寺山门处也不例外:“依无上觉“。然而,人们不仅要惊奇:南怀瑾!净业寺的山门招牌居然是南师题写的!净业寺的净子写着三滴水,而不是两点水的偏旁,即一个“浄”字。有区别吗?还是繁体字?也许是禅意吧!  

    净业寺是佛门律宗的祖庭,地位很高,净业寺始建于隋末,唐初为高僧道宣修行弘律的道场,因而成为佛教律宗的发祥地。1921年到1949年,闽僧智海任净业寺住持。“文革”后,寺院颓废,一蹶不振。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宗教政策后,政府多次拨款加以维修,由少林寺僧人永空发心住山,住持道场,四方筹资,重修山路、天王殿、大雄宝典、祖师殿、禅堂、客堂、僧寮,增建五观堂、厨房等,使这座千年古寺焕然一新。  

     道宣(596-667年),俗姓钱,丹徒(今江苏丹徒)人。自幼聪慧,9岁能作赋,15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先后依止智顗、智首律师钻研律学,曾在大禅定寺听智首律师讲《四分律》四十遍,历时十年。而后,道宣律师四方参学,“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跨关河入一苇;周游晋魏,批阅累于初闻;顾步江淮,缘枸彰于遒听。随以立年,产寻铅墨,律仪博要,行事谋猷,图传显于时心,钞疏开于有识;或注或解,引用寄于前经,时抑时扬,专门在于成务。”武德七年(624年),道宣结庐终南,始居白泉寺、丰德寺,后得护法菩萨“彼清官村,故净业寺,地当宝势,道可习成。”之示,遂移居净业寺。  

    此后四十余年,道宣律师除两次出山,被礼请参加玄奘法师在长安弘福寺、西明寺组织的译场外,其余时间均在净业寺潜心禅定,研究律学。他曾因严持戒律、精修般舟三昧而感人天送供,天神护法。道宣律师以大乘教释《四分律》,广弘律学一脉,他的著述中有关《四分律》疏、钞极多,其中《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删繁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含注式戒本疏》被称为“南山三大部”,再加上《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比丘尼钞》等著作,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唐乾封二年(667年),他在终南山清宫精舍创立戒坛,依其所制得传戒、受戒仪规为诸州沙门二十余人传授具足戒。所着《关中创立戒坛图经》成为后世戒坛之模范。道宣律师生平“三衣皆伫,一食为菽,行则仗策,座不倚床”,其道行盛名远播西域,唐开元三大士之一金刚智法师亦幕名来长安亲近道宣律师。玄奘、窥基、圆测法师、牛头祖师及孙思邈等与道宣律师交往的故事颇多。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 十月三日 圆寂,葬于坛谷石室。唐高宗诏令天下寺院奉供道宣律师画像,并令名匠韩伯通为其塑像。唐穆宗曾下赞曰:“代有完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侍。声飞五天,辞惊万里。金乌西沉,佛日东举。稽首皈依,肇律宗主。”后人因其长期居住终南山,尊称他所弘的《四分律》为“南山宗”,亦尊称他为“南山律祖”。  

     道宣律师门下有受法传教弟子千人,著名的有大慈、文纲和文刚的弟子道岸、道宗等,后由道宗的再传弟子鉴真将律学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祖师。  

    唐时净业寺因道宣弘扬律宗而达极盛,后渐衰落。居寺内所存明朝《道宣律师略传》及清朝钟鼓楼碑记载:明正统二年(1437年),净业寺住持云秀募集资金,重修殿堂。明天顺四年(1460年)住持本泉筹集修葺寺院,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因地震塔倾,到隆庆年间(1567年)才加以修复,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寺僧又重修道宣律师塔。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修殿宇。道光年间(约1832年),寺况稍盛,寺产田地颇丰,在东山谷修建茅蓬68间,供僧人禅修。  

    那么,律宗、禅宗、密宗、净土宗等对于不了解佛门的人,会有些迷糊,对于懂得的人来说,大都不甚愿意选择律宗,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简而言之,律宗就是依照戒律修行的法门。规矩特别多,近代影响力最大的弘一法师(李叔同)就是修律宗。他的操行恪守到什么程度呢?好比说,坐藤椅之前会先摇晃藤椅,目的是让依附在藤椅上的众生(蚂蚁,小虫子等)离开,以免无辜伤及性命;还有他的学生曾经专门写信给弘一法师,说是题写剩下的纸张不必再退寄回来,是自己对寺院的布施……  

    也就是律宗严格依照佛陀涅槃时所说的“以戒为师”去修行(佛陀入灭前,阿难代表众弟子问佛陀:“如来住世的时候,我们以您为师修行,您入灭之后,我们以何为师?”佛陀回答:“以戒为师”),而禅宗却是以“明心见性”为目的。  

    所谓的“明心见性”,就是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直到自己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等到开悟以后。这方面的资料很多,大多数的人也多多少少知道“参禅”这个词。只是,这个却没办法去言说,好比是乌龟对大海里的鱼说自己刚从沙滩上散步回来,而从来没有离开过海水游泳的鱼儿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散步”究竟是什么样的。  

    一个从行为上修持,一个从思想上入手,两个都很艰难,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够完全成就,因为从无始以来,众生所造就的积业难消、顽疾厚渍屏障了根本智慧,企图一下子解决掉,似乎有点“痴人说梦”的感觉,不过,我们是有福之人,佛陀还告诉了我们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以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带业生往净土,在极乐世界里慢慢去修行……  

    所以,很多人更愿意去探究密宗,似乎密宗之外的都可以称作显宗。显而易见,密宗能够和几乎所有的法门区别开来,就是由于它的传承方法不一样。显宗,是把方法告诉你,你自己去修,或者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修,都没问题。而密宗却是由师父单独传授,没有师徒因缘的,几乎不可能了知其诀窍方法的,因此很多人都愿意不惜身家性命去攀缘密宗大师,期望能够走捷径。  

    所以众人着迷密宗最大的原因,是密宗很容易出神通,而且会展现神通慑服众生。人,最喜欢用“分门别派”来指点,企图从中间寻找出什么“差异”来。实际上,佛法并没有什么差别,不管是对出家人还是在家人,甚至是众生都没有什么分别,正道是“不二法门”。  

    大家都希望得到的是解脱,不再进入轮回中受苦,如此而已。  

    人们不仅要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门派”呀?打一个现实的比方,每个人的生活愿望都是幸福,这一点应该没有异议。可是,幸福是什么,应该也不具备争议性,可是大家就会讨论,最终无非是精神和物质达到某种最理想的高度。精神的不容易,也看不见,因此大多数的人把自己的生活直接就定义为:赚钱。赚钱多,拥有的物质就多,距离幸福的某一方面就更接近。说道赚钱,很多人就能够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也就是说:你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其实都是在赚钱,只是采用的方式不一样”…… 如此,反推上去,就是你能得到的答案。理解到哪里算哪里,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走最近的路,达到你的目的,实现自己的愿望。  

    何以知道净业寺原来是律宗的祖庭,除了查资料,迈进寺院时赵老书写的“律宗祖庭”的石碑写的清清楚楚。  

    进得山门,迎面岩石上一座白石观音塑像,在绿树花草掩映下,乃红尘外之清莲,净土中之宝华。还有,房顶屋脊上的五只神兽标识,也显示着它与众不同的地位。  

    一条石阶小路蜿蜒而上,曲转的通向凤凰山头,石阶两边草木丛生,林中偶有叽叽鸟鸣,使清寂的道路显得漫长幽深。一路上,前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妙湛法师的书法石刻不远就有一处,驻足欣赏权当歇息。经受了近一个小时数千级石阶的考验,转过一道山弯,几座禅师塔隐约在树林里,不远处悬崖边还有祈愿坛。再往上走,有一株唐朝的空心古槐,“文革”期间已枯,上世纪80年代后复活,一时传为佳话。  

    古槐后就是傍山临崖的寺宇。净业寺现面积不大,大殿、禅堂、僧寮、客堂、斋房围成一座完整寺院,曲径通幽,禅经轻诵,寺院收拾得十分干净,不仅感到“于平常处见禅境”的脱离尘世,同时也体味着一种生命的宁静,即使是俗人也会澄心静虑,精神放松。  

    小小的寺院容不得许多人,即便是很多兴致盎然的游客,也有爬到半山腰知难而返的,就算是进了寺院,匆匆拍照留影之后,才带着某种遗憾或者满足感离开。   

    在攀登净业寺的半山腰处,歇脚的路旁画橱里镶框的一首禅意颂词,没有作者,也没有出处,但是妨碍不了信众者的欢喜:  

    《净业南山颂》  

    昨夜访禅登峦峰  

    山间只一片雾蒙蒙  

    水月镜花,心念浮动  

    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回眸处,灵犀不过一点通  

    天地有醍醐在其中  

    南山鸣钟,声声苦乐皆随风  

    君莫要逐云追梦  

    净业落红,叶叶来去皆从容  

    君莫要。

    寻觅僧踪王维的一首终南山隐居诗:“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漫话长安青龙寺
    • 下一篇:(杂记)经典爱情圣地曲江寒窑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