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散文)纪念诗人杜牧1210年诞辰

    作者:关树人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9日 点击数:

     

    唐代杰出诗人杜牧,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长安人。公元803年,他出生于城南樊川家中。公元853年,杜牧病逝,埋葬于少陵原上司马村。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唐代的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 最大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唐代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在这个群星璀璨的诗的天空中,杜牧是光华四射的一颗,值得我们仰望和尊敬!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期,强大帝国已经开始衰落。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外族入侵,战祸频仍,民不聊生。杜牧关心国家安危,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提出许多有独到见解的建议,一些得到采纳,取得良好的效果。世人称他“敢列论大事”,“指陈病利尤切”。

    杜牧出身豪门世族,祖父杜佑三朝为相,后来堂兄杜悰又两朝为相,都很有才学,门生故旧甚多。但他性情刚直耿介,不依附于人,只做过一些不甚重要的小官。他幼年孤贫,多次搬家,和弟弟常吃野菜,比较了解百姓的苦难生活,在诗歌中常常反映他们的疾苦和呼声。

    杜牧著述甚丰,留下大量作品。由他外甥裴延翰所编的《樊川文集》,共二十卷。清人选编的《全唐诗》中,存诗八卷。他的诗歌旷达豪放,清新自然,既有李白的气势,又有杜甫的沉郁,还有白居易的平朴。他最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勾画出所述之事,所见之景,所抒之情,所讽之理,鲜明生动,情韵悠扬。像《赤壁》、《泊秦淮》、《寄扬州韩绰判官》、《江南春》、《山行》、《过华清宫绝句三首》等,意境雄阔,情致俊爽,词采清丽,脍炙人口,真可谓鬼斧神工,千古绝唱!

    杜牧对故乡长安痴迷般地热爱,写下了大量赞美的诗文。他在外派赴任中,经常吟诵怀念故乡故园的诗句。如《秋浦途中》:“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又如《忆游朱坡四韵》:“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赤子之情,拳拳之心,感天动地!尤其是他生前留下遗嘱,要求死后归葬司马村祖茔,更倾诉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我有幸出生在少陵原上司马村。记得很清楚,当年杜牧的墓塚就在村子西边。那是一座圆形大塚,宏伟壮观,巍然屹立。塚的周身,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开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蜜蜂、蝴蝶悠闲地飞来飞去。登上墓顶,是一片平地,中央长着一棵千年古槐。那树十分高大,几个人拉起手来才能围住。树皮苍老干裂,宛若龙鳞,诉说着经历的沧桑。树枝昂然擎开,蓬蓬勃勃伸向天空。浓密的叶子层层叠叠,遮住了明亮的阳光,碧绿中透散着丝丝清香。整个树冠,宛如一把清翠的巨伞,覆盖在墓塚的上方,几里路外都能看到。夏日的傍晚,天空澄蓝如洗,红日缓缓西坠,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来到树下,远眺终南岚烟飘渺,近看麦田金波荡漾,凉风习习,鸟语啾啾,很是爽心。塚的西面,是晋唐数百年间城南杜氏的祖茔,听说墓区有一万多平方米,里面埋葬着杜如晦、杜淹、杜济、杜亚、杜佑等历史名人。想当年,这里应该是高塚林立,牌楼栉比,古木参天。然而,从我记事时起,这儿就是一片广阔的麦田,一切遗迹都湮没在历史风云之中。只见一条大路一直向西,穿过章曲村,就到了杜氏家族的世居地杜曲,大约有3公里路。从杜牧墓往西北4公里许,就是他经常游历的杜陵、朱坡、皇子坡,再向前,就到了他晚年居住的樊川韦曲。据过去杜公祠壁画显示,在杜牧之前,伟大诗人杜甫就是沿着这条路线到司马村游览的。

    千百年来,司马村和少陵原上的父老乡亲,精心呵护着大量文物古迹,使我们能够透过重重历史迷雾,一睹它的容颜,想象当年的风采,研究古代的政治、文化和习俗。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杜牧的墓被毁了,只留下一片荒地,几多枯草,着实令人痛心不已!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家乡长安的韦曲、杜曲、少陵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谱写着前所未有的壮丽华章。穿越时光隧道,诗人杜甫、杜牧,还有据说是出生在司马村的柳宗元,看到这些,一定会吟唱出更加激越隽永的诗篇!

    又到清明时节,仅写拙文,以表示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家乡的思念,亦求教于大家。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评论)读杨广虎短篇小说《文艺范儿小青》
    • 下一篇:(散文)城墙上空的风筝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