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长安北张“非遗”造纸术难觅传人 仅五家坚持

    作者:王媛 来源:阳光报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9日 点击数:

    位于西安市东南方向的长安区兴隆乡北张村的传统造纸技艺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1月11日,记者走访北张村时发现,昔日几乎全村都在造纸的北张村目前仅有5家农户还在从事这种传统造纸工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传承难题。

     

    造纸术的发源地——北张村

     

    中国纸张专家潘吉星曾指出,“纸张出自于西汉年间,东汉年间经蔡伦综合革新改造,提高造纸技术和质量,并且首次形成了历史性记录,北张村是造纸术的发源地。”

    今年75岁的造纸术代表性传承人张逢学老人告诉记者:“我从9岁就会造纸,17岁当兵回来就一直从事造纸,一辈子都在造纸。70年代起,俺们村的造纸技艺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2002年我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美国文化遗产中心举办的民俗生活艺术节,有近十万名参观者观看了我抄纸、揭纸的表演。奥运会期间我被国家邀请到北京,在‘陕西祥云小屋’进行了造纸技艺展示,场面特别热闹,媒体游客们表示很喜欢。传统造纸术被国家和世界认可,我很骄傲很开心。”

     

     

    在生产机械化的现在,古刷纸以其全纤维,无添加剂,制作过程安全无污染,占据优势。张逢学老人介绍说:“纯天然的古刷纸,善于收藏,包装东西永不发霉,至少可以收藏2000年不变质,非常实用。”

     

    工序多、收入低,多数人已另谋出路

     

    说起传统造纸现在的发展情况,张逢学老人说到:“小时候全村70%的人家都靠造纸生存,现在全村只剩下5家造纸的了。”问其原因,老人回答:“传统造纸要经历采购、蒸化、踏切、抄晒4大步骤,这4大步骤又分出72道工序,从每天鸡第一次叫,忙到天黑,耗时耗人有辛苦,特别在大冬天,还要下到河里去,每天双手要在冰水里不停的捞纸浆,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都愿意去做的。我们当地有句古话说‘嫁女不嫁北张村,半夜三更立墙根(抄晒纸张)。’现在机械化生产,传统造纸卖不上价,销量也无法保证,我们全家5口人,全年造纸收入2万多元,加上国家补贴也并不宽裕,很多人家就寻求别的谋生路子去了。”

    对于会不会把造纸术传承下去,张逢学老人回答说:“我们村里自古有句话‘有钱送娃进学堂,没钱送娃下河塘(造纸过程中有一道蒸化工序必须要下河完成)’,传统造纸是个苦活,我只能保证我儿子会继续做下去,至于孙子,他肯定是会造纸,但会不会传承造纸术,我真的不好说。”

     

     “造纸展览馆”建设用地待落实

     

    当地村民邹先生认为,传统造纸一定要传承下去,但经济社会里,这种自主盈亏的小农式造纸方式正面临被淘汰的局面。希望国家政策支持,建设“造纸博览馆”。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支出一部分资金让造纸术传承给除北张村以外的人,鼓励那些退出造纸行业的人重新填充进来,改造造纸生产设备,正规经营,提高传统古刷纸的市场竞争力。

    随后记者采访了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称:“79年改革后,造纸的人家就逐渐减少,85年以后就越来越少了,现在国家对传承人每年有8000元的补贴,但是全村已经没几家在造纸了。”工作人员带记者进入会议室,指着墙壁上的规划图说:“这是造纸展览馆的规划图,我们计划建设展览馆来进行传统造纸术的宣传推广和支持传承工作,但现在因为工程土地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所以一直没有新的进展,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是件大事,我们村里能力有限,希望得到社会的关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政协举行《长安百村》第四部首发仪式
    • 下一篇:青年书法家王城向商洛关帝庙题赠匾额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