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鸡子殿大蜡 千百年传承

    作者:每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4日 点击数:

    摘要: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发展。各类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学习、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发明创造的。鸡子殿大蜡花—流传于长安区这一千年传统工艺,从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千百年传承。鸡子殿大蜡花,雕刻工艺精湛,制作精巧绝妙。攀龙附凤、十二生肖、花卉虫鱼等图案,色彩艳丽,蜡身重达360斤,被群众誉为“长安一绝”。大蜡花颇具民间手工技艺的元素,我个人觉得应属非物质文化遗产。近26年大蜡花未作未献,为使此艺术传承光大,特写此调研报告,望引起有关部门,有志之士予以高度重视呼吁保护抢救挖掘这一民间艺术奇芭,使其世代相传,推陈出新,发扬光大,繁荣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鸡子殿大蜡花;沿习;材料;做蜡花;迎接;放焰口;抢救挖掘。

    作者简介:每小平(1959-)男,陕西长安人,长安区韦曲街办畜牧兽医站兽医师。民盟韦曲支部主委,研究方向,畜牧兽医,检疫,爱好文学,传统文化。

     

    樊川堆锦绣,终南佛圣地。

    景色美如画,护国道安寺。

    樊川秀丽,潏河似画。鸡子殿大蜡,千百年传承。

     

    鸡子殿大蜡,闻名长安,壬辰龙年春节,笔者专程到杜曲镇南鸡子殿(道安寺)采访鸡子殿献大蜡花之事。向道安寺步行途中,两对喜鹊像欢迎客人似的振翅鸣叫,令人欣喜不已。吉鸟鸣,事顺心。

    鸡子殿(道安寺)坐落在樊川神禾原畔,关家村西原坡上。地势居高显亮无遮,背靠神禾原,面对樊川;视野宽广,心旷神怡。其后原两边的走势回收,状如跃跃欲飞的鸡两翼而奋起,其形如鸡子,故名;又鸡子殿南边上百棵古柏树间、灌木草丛中生活着锦鸡,常栖于庙殿,笔者亲眼目睹,故名。鸡子殿有真武庙,建有朝阳殿,俗称鸡子殿,供奉无量等佛。

    进入道安寺后,笔者说明来意,主持宽严方丈热情接待,引见制作大蜡者关天鹏先生。

    史志载,真武庙建于唐宋时期,明隆庆五年(15  72)重修。鸡子殿为道安讲经处,僧人听讲之余有赋诗词的习惯。古时灯油欠缺,无电气等照明,夜晚黑暗影响诵经吟诗做词。南北二社的善人,为支持诵经吟诗活动而献蜡。初始,做的蜡小,仍不够僧人一年之用。后来村人提议把蜡做大做花。一年需用蜡360斤,因而就做个360斤重的大蜡。清嘉庆十二年(1808)新街子、关家村(南社、现属太乙街办);彰仪村、三府衙(北社、现属杜曲街办)公议重修。寺庙有地20余亩,殿堂24间,树木百棵,常栖僧3人。至解放初,殿前边有两棵大绵柏、两楼粗。站在原顶俯看,殿后的大柏树似狮尾,殿前两棵大柏树的树冠似狮头,殿内数不清的树木恰似狮身,甚为威武,雄伟壮观。可惜古柏、殿堂等建筑毁于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一、沿习:据关天鹏先生讲,鸡子殿庙会为每年春节正月十五、十六日,以民间献大蜡花烛享誉西安城南。每逢古会,南北二社及周围群众人山人海,敲锣打鼓,潮水般拥上鸡子殿,向庙宇敬献大蜡。每年献大蜡,南北二社轮留主持。制作大蜡,由各式各样的花卉、金龙附凤、虫鱼、十二生肖等图案组成。因用蜡制作,故能燃烧。据传,清初年间直到嘉庆、咸丰年间,献大蜡极为鼎盛。民国年间也搞,苦于经济,规模较小。1962年、1980年、1983年至86年鸡子殿逢会,献大蜡最为壮观。人山人海,工艺精湛奇特,观者达万人。1980年所制的大蜡轰动西安,在长安翠华山天池山洞展出,时登山观景者,争先目睹,为之称奇,赞叹不已,深为华夏工艺而折服。《长安县志》载:大蜡——流传于杜曲镇南神禾原畔鸡子山周围的三府衙、彰仪村、关家村、新北村的民间工艺制品。鸡子山是东晋道安法师讲经之地。唐于此建鸡子殿,僧众自带蜡烛诵经吟诗,光焰通明,因名“焰光会”。此俗相习,渐以鸡子山为界形成南北二社,正月十五、十六逢庙会时争相献蜡,比蜡身之巨,形状之美,制作之精。民国时苦于贫穷,不得不二而献一。“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拆殿断蜡,庙会废禁。1980年,庙会复兴,献蜡之风又起。蜡巨如磨盘,径、高皆达3.6市尺,重360市斤(取一年360天之意),四周插有12朵晶莹夺目的蜡制大花,取年月祥瑞之意。蜡周盘昂首衔珠金龙八条,遍插蜡制奇花异卉,珍禽怪兽,示乾坤正气,万物兴旺。鸡子殿大蜡,可谓长安一绝。

    二、  材料:主要材料为矿蜡,其次木炭、木料、模具、染料、麻纸、麻绳、勺子等。烧的木炭、火盆熔化,大中小勺子数十个,用楠木、梨木、枣木、核桃木等木质细腻的木料制做模具,一个花瓣、一个动物一个模具,各式各样的模具数百个。将熔化在模具内的花瓣、动物等图案的蜡放在凉水盆内冷却后卸下,然后用灯火烧热扒在花蒂上。如果花瓣边缘不成形,需用手工捏,然后烤热扒在花瓣上,将花瓣边缘修饰即成。用一个大方桌,上垒12页胡基成70~80公分高、胡基中心钻直径7~8公分的圆孔,插入杠棒做芯子,稻草或麻纸用麻绳包裹扎紧。再在杠棒上用棍交叉制十字形花杆,制作花树形状,然后固定在大方桌上做大蜡花。

    三、做蜡花:鸡子殿扒大蜡,由365朵花、龙凤、十二生肖、花鸟虫鱼等组成。啥季节的花,配啥颜色。春季雕刻牡丹、玫瑰、月季;夏季荷花等;秋季菊花等;冬季腊梅等花。制做大蜡要经过扒、雕、刻、剪、凿、贴、染等数道工序。先将熔化的蜡烛扒在基坐周围,一层一层的扩大成盘似塔,再在基础上塑造花卉、龙凤等动物图案,工艺主要体现在蜡盘及主杆上的365朵花。以牡丹花为主,体现雍容华贵,富贵吉祥。主杆上的花分为四季,一季一簇、错落有致,雕花以木本为主。大蜡四周插12朵晶莹的蜡制大花代表四季,12朵花代表一年12个月。象征万物兴旺,年月呈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顺意。蜡身上雕刻着8条金龙和凤凰,金龙舞爪衔珠,跃跃欲腾,预示着乾坤运转,八方吉祥平安。玫瑰花有刺,雕花依本色着染料,使之形形色色,仿真性极高,栩栩如生,工艺考究,手法高明,独具匠心。从民国至今,南北二社制作大蜡者主要有:关作平、关文平、关靖华、郑尚金、刘建忠、刘德茂、刘大茹、董孝学、刘生强、及关天鹏、郑生问、刘儒需、刘宗仰、刘全运、刘世永、刘宗孝、董崇性、董民社等艺人。制作大蜡挺辛苦,寒冬腊月,房舍需干净无尘,协助者10人左右。此外,根据经济和庙会规模,少者一对、多者3—4对胳膊粗、重约3公斤提蜡同时供佛。

    四、迎接:每年春节正月十五、十六日,无论刮风下雪,献蜡风雨无阻。早饭后,南北二社敲锣打鼓耍社火。主持社锣鼓彩旗开道,抬着制作好的大蜡花朝拜鸡子殿(道安寺);另一社在鸡子殿山门外迎接大蜡进殿安放。沿途,鸣放鞭炮庆祝,鼓乐声闻于天,四五十人轮留抬着大蜡花,显示喜庆祥瑞,大蜡抬到大殿,由寺院主持迎接,然后进行诵经安放。大蜡花和手提蜡敬献在无量佛前。寺院大僧用拂尘轻拂浮尘,净化大蜡。摆放食品、水果等供品,焚香行跪拜礼。同时,在鸡子殿山门内外,锣鼓震天响樊川,鞭炮雷鸣神禾原。南北二社的社火,异彩纷呈,样式繁多,特色鲜明。有高跷、平抬芯子、二人芯子等。大头娃憨态可掬,吸引着众人的眼珠,作出各种滑稽动作,逗乐众人。当人多拥挤时 ,着武士装的马牌子化妆进场,持红樱枪 或彩棍轰场子,扩大表演场地, 真可谓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五、放焰口:晚饭后,寺院主持率众僧进行诵经祈福。同时由南北二社的神头,上香燃烛。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365朵寓意着万物兴旺,国泰民安、年月呈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顺意的大蜡花被点燃。瞬间,大殿内光焰通明,体现无量佛神威无比,惩恶扬善。一拨又一拨的善男信女,在无量佛前依次行跪拜礼,一直持续到深夜……

    鸡子殿依原傍水,钟灵毓秀,南北二社人才济济,群贤毕至,这里发明创造的奇制大蜡花艺术,在华夏堪称一绝。鸡子殿逢会日,十里八村,城南城北,城东城西,乡城内外的人们,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潮水般拥向鸡子殿。就连咸阳、泾阳、三原、灞桥、蓝田、户县、周至等地群众,不顾路途遥远,前来上香拜佛看大蜡花,场面隆重热烈而祥和。祈福者络纡不绝,观者达万人。南北二社的社火锣鼓、高跷、芯子等继续进行着表演。由于人多拥挤,鸡子殿容纳不下,众人抬着社火芯子,踩着高跷,来到西太公路边的麦田里,向众人展示着民间艺术奇巧,尽兴表演着精彩的社火,体现多姿多彩,各显千秋之艺术,博得群众称赞,鞭炮锣鼓之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

     

    百年传承大蜡花,扒雕刻剪凿贴染。

    盘龙附凤四季花,十二生肖活灵现。

    信众逢会献大蜡,蜡身之巨人人夸。

    造型美观人赞颂,制做精湛称一绝。

     

    由于诸多原因,近16年来未献大蜡花,为使此艺术传承光大,望有关部门及有识志士予以重视,让长安一绝、非物质文化遗产——献大蜡花之艺术传统世代相传,推陈出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古槐
    • 下一篇:(散文)游黄峪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