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朱鸿:散文的三个提升

    作者:朱鸿 来源:朱鸿的博客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31日 点击数:

    我从事散文写作二十年有余,自觉收获不大。有一个问题应该清楚,但我却一直没有深究,就是中国的散文艺术现在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否则身在山中,往往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甚至高低错落,一片茫然,而茫然则无益于大的进步。不过要明白也很难,因为它源流深远,派别繁盛,既浩浩荡荡,又旁逸斜出。也许将中国的散文艺术置于中国文化思想的背景之下,便能显出其清晰的轨迹。然而这样考虑是否科学,是否有一点新意,我并不自信。

    我把散文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礼崩乐坏之后的百家争鸣阶段,二是独尊儒术之后的文以载道阶段,三是文学革命之后的人的文学阶段。

    百家争鸣阶段持续五百年左右,生产了一批伟大的散文作家,当然他们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甚至首先是思想家和哲学家,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李斯、左丘明、公羊高,皆是也。这一批散文作家在表达其思想之际,开始创设了散文这一文体,重要的是,他们展示了自己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并为中国人的性格与心理定下了基调。作品生气勃勃,无拘无束,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和新鲜的比喻,有感情,也有趣味,尽管艺术上显得质朴,甚至粗莽。中国的散文艺术,始终有两种风格成为主流,飘逸和深刻,我以为,这两种风格实际上发轫于百家争鸣之际,代表者应该是庄子和韩非子,而这两个人则为我特别喜欢。

    文以载道阶段持续两千年之久,散文作家甚众。他们完善了散文这一文体,并在艺术上达到了娴熟而圆润的程度,甚至推向了顶巅。然而这一阶段,由于以封建伦理纲常为意识形态,作家的思想受到禁锢,多是代圣贤立言,并以忠孝为主题。当然这一批作家,也有能挣脱其时代束缚的,从而闪烁出了个性的光芒。他们有我所喜欢的司马迁、王羲之、陶潜、苏东坡、洪迈、朱国帧、李贽、袁宏道、张岱。我最为景仰和最为推崇的是司马迁与陶潜,还有苏轼。迁的作品忧深恨长,浸泪滴血,蕴含生命的体验,而潜的作品则以淡泊抵抗着黑暗造成的苦闷与压抑,味纯而厚,轼自然潇洒。

    人的文学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遗憾的是,它只进行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就遇到了战争风暴,随之拐弯而去,不过它仍然构成了散文艺术的宝贵遗产。人的文学,主要吸收了西方文化思想所主张的人性和人道的原则,从而使中国文学的观念得以彻底改变。其标志是,它开始关注妇女,并出现了爱情,还对中国传统的文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尤其是批判了它一贯提倡的封建道德。白话文的写作,显然是人的文学的巨大创造。它从老迈且习惯成自然的文言文脱颖而出,文体是全新的。当然,白话文也扬弃地吸收了已往文言文的成果。虽然人的文学时间很短,可它的收获却极丰,若允许按我的嗜好计其作家,那么有鲁迅、周作人、冰心、朱自清、郁达夫、梁实秋。我要再三指出,人的文学是散文艺术发展的大路,可惜它先是因为战争风暴而拐弯,后是因为服务于政治而沉寂。我还要强调,人的文学必须复活,并要继续进行下去。

    实际上中国的散文艺术,现在就处于人的文学的复活过程,而且它显然在沿着人的文学的大路进行,唯有时候是自发的,有时候是自觉的。散文艺术能够回归这样一条大路,应该是一种幸运。当然,仅仅回归于人的文学远远不为胜利。我的意思是,散文艺术还存在着缺陷,它的文体仍在完善之中,艺术上仍显得随便和单调,它尤其需要新的文化思想注入。也许只有出现一批新的伟大的散文作家,才能证明中国的散文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不过现在尚没有出现。

    散文艺术要产生质的飞跃,应该有三个提升,一是从生活感受向终极关怀提升,二是从质野之作向美之品提升,三是从通用话语向个性魅力提升。散文仅仅表现至情至性是不够的,甚至表现出了某种高大境界也还不够,因为人类饱经沧桑,大爱和大恨已经见得多了,但人类的困惑却依然在,痛苦也依然在,而且不能保证前途是光明的,所以散文要有终极关怀,就是应该关注一些根本问题,并探问彼岸世界,增加形而上的含量。我以为,散文是可以担当这个任务的,也有其能力。遗憾的是,现在的散文多是生活感受。散文可以叙事,可以绘景,尤其宜于抒怀和阐理,当然也能把这种种成分杂糅调和。然而散文的使用价值不是主要的,它不仅仅为宣泄感情或表达观点而存在,不仅仅为叙事和绘景而存在,否则便会由于它只注意内容而弄得很粗,弄得形式很简陋。非常有必要使散文成为美之品,从而可以欣赏和玩味,并产生愉悦之感。遗憾的是,现在的散文多是质野之作。不化古汉语语言,不提炼口头语言,不超越现代汉语的范式语言,便往往流于通用语言,而通用语言之中极为拙劣的则是翻译体语言。当然,没有独特的发现和独特的感悟,也只能以通用语言操作。很显然,要使散文有个性魅力,除了有独特的精神之外,应该还有独特的语言,甚至一字一句都要强烈的个人化的气息:虎的气息也行,狐的气息也行,唯要避免非驴非马的气息。遗憾的是,现在的散文多是通用语言。

    散文的三个提升,要求作家学者化,不过仅仅学者化还是不够的。作家学者化是王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当时比较活跃的一批作家皆有生活资源,但知识资源却很是缺乏,王蒙的呼吁当然必要而及时。问题是时代已经变了,时代有了新的要求,而且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文学史上,凡杰出的作家,都是思想者,所以,我以为作家不但要学者化,还要思想者化。把知识和体验进行物理变化并不难,难的是使知识和体验作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则是产生新的见解的途径。当然还有文史哲的打通,它也有助于作家的思想者化。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高少峰:南行漫记
    • 下一篇:朱鸿:知羞耻者为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