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黄土画派第二十次陕北采风圆满结束

    作者:李娜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点击数:

     

     

    右起:崔振宽、刘文西、郭全忠、王有政在采风中参观毛主席旧居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八大,2012年10月17日至25日,中国美协顾问、省美协名誉主席、全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西安美院名誉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刘文西率领黄土画派的艺术家们第二十次(画派成立以来八年间)赴陕北采风写生。刘文西任采风团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崔振宽、王有政、郭全忠任副团长,参加采风团的黄土画派画家成员有刘永杰、樊昌哲、高民生、戴信军、李望平、成文正、王燕安、石英、李师明、艾红旭、马忠义等。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西安电视台、《西安日报》、《神州诗书画报》、《三秦书画报》、《文化艺术报》等媒体全程跟踪采访。采风团一行30余人,在陕北各地区领导干部的陪同支持和群众的协助下,在短短九天内先后抵达志丹、吴起、定边、靖边、横山、安塞等地采风,顺利圆满地完成了采风任务,收获很大。

     

    黄土画派画家参观学习小河会议旧址

     

    10月17日,黄土画派来到此行第一站志丹县,参观了保安革命旧址。刘文西教授率领黄土画派来到此地,重温革命历史,接受传统教育,给志丹的人民群众带来了精神鼓舞。随后大家又去志丹陵园参观、学习。18日赴刘志丹闹革命的永宁山和金丁山学习了解革命历史并写生。10月19日,黄土画派参观了吴起县长城乡明长城遗址及吴旗镇革命旧址,并在毛泽东旧居、张闻天旧居、胜利山等地合影留念、画速写。刘文西教授还为吴起革命纪念馆题写了“吴起革命胜利纪念馆”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10月20日,黄土画派参观了定边县三五九旅窑洞遗址,雪后初晴,气温很低,刘老与黄土画派的艺术家们在凛冽的寒风中登上窑洞顶部合影留念,以此纪念那段艰苦的革命岁月。10月22日,黄土画派由靖边去往横山,奇特的丹霞地貌令艺术家们流连不已,六七十个小伙子们在院中打着横山老腰鼓,他们刚劲激昂的精彩表演令刘老和艺术家们非常感动。村里的年轻人自告奋勇上前唱民歌欢迎黄土画派,老艺人更能即兴唱出颂扬刘老和黄土画派的新编说书,令人赞叹不已。刘文西教授代表黄土画派演唱《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乡亲们都跟着唱起来,他们用崇拜和爱戴的目光看着刘老,很多人感动得流泪。这感人的一幕再次证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的真理。离开付园则村,黄土画派参观了小河会议旧址。10月24日,黄土画派参观了安塞楼坪乡的魏塔村和其他古村落,走进窑洞与农民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刘老和崔振宽、郭全忠等画家们不顾多日劳累,还给村子里的农户题字,鼓励他们继续保护好这些越来越稀少的老村子,保护好陕北的地域风貌。采风期间,黄土画派召开了研讨会,对这次采风的收获进行了交流。黄土画派办公室 李娜

     

    黄土画派画家在吴起写生

     

    采风座谈会发言摘录

    主持王有政(陕西美术家协会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黄土画派是以刘文西为首的一个画派。刘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把大家组织起来,不断向生活寻找创作源泉,向人民群众学习汲取艺术营养,创作出大量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这次来陕北采风,我们的收获肯定不少,希望大家都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崔振宽(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1974年我第一次来吴起这个地方,以后也来过几次,这次来,发现吴起的变化很大,过去的贫穷落后已荡然无存,现在的一切都表现出富有的一面,农民的生活变化也很大,窑洞也变新了,村庄也变整齐了,遗憾的是再也看不到过去的东西。今天我们参观了“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又一次接受了革命传统的教育,使我们知道了吴起既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又是中共中央保卫与扩大西北苏区、领导全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的出发点。只是觉得胜利山纪念馆应建在战役旧址的旁边,现在有种旅游点的感觉,原始的、朴素的东西少了点,已经向“洋”的一面转变了,当然这也是国家面貌的一种体现。

    郭全忠(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陕西国画院原副院长、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对吴起的感情很深,30多年前在这里举办过一届学习班。这次来,感觉这里的变化很大。我们这些画家以这儿的土地、人民、风土人情作为题材,汲取营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走了一辈子,在全国也有了一定的影响。黄土画派它有自己的主张,领军人物,骨干画家,代表作品等。希望理论家能够总结出更高的东西,我们共同思考,这个画派很可能在历史上被公认,我们在艺术创作的同时参与黄土画派的研究。

    刘永杰(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原党支部书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士):我们国画系就有“刘文西工作室”,所以我们在教学上也主张黄土画派的艺术主张。我所从事的就是中国人物画研究,人物画的使命,就是反映生活,这一点上刘老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人物画就是揭示人的生命本质,顽强生活,积极向上,表现出乐观的精神,深入到最基层,即表现在最艰苦的条件下顽强生存的东西,体验人的本质。用中国画的语言来表现生活。

    高民生(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陕西省艺术馆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黄土画派的精神就是扎根于黄土地,与陕北人同呼吸共命运。我们这次来陕北采风,从志丹到吴起,吴起这个地方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中共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的出发点。我很幸运,曾来这里搞过历史题材创作,我当时的题材是“毛泽东离开陕北”。40多年了,今天刘老又率领黄土画派部分成员来这里采风,我认为画了一个圈。我愿意研究革命历史题材。我们应相信自己的眼睛,把自己看到的以及感受到的东西表现出来,要与时俱进,要表现现代化元素。

    刘文西(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黄土画派就是要表现黄土地上的人民,因为这里的人民给了我们很多的教育。我很愿意到群众的家里,与他们一起拉家常。很早的时候,我就画过“袁耀秀”这个人物,因为他很了解毛主席,我为他画过肖像(文革前),今天参观“吴起革命纪念馆”,看到了当年我画过的游击队队长,那时我太激动了,整整一个晚上,怎么画都画不好,第二天才画好的,这是64年前的事,后来也画过,就沉着了许多,这个形象说明了一个历史,画了以后很有感觉,因为农民参加过战斗,骨子里有气息。我的作品中的人物,几乎都有原型,特别是百米长卷里的各种人物在生活中都是有原型的。我们黄土画派是听了《讲话》成长起来的,体会到了就要下工夫。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我们的一幅作品能否打动别人、帮助别人,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个时代画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能淡漠。生活中的东西美得让人发愁,看到什么都想画,艺术家要摸索出自己的绘画语言,去表现这千变万化的世界。

    樊昌哲(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陕西省花鸟研究会会长):这个团队是一个能出作品的团体,有刘老做表率,刘老多年来坚持采风,在学术界是没有的。参观毛泽东旧居时,刘老与老乡的亲切交流,的确让人感动。为什么他能够创作出那么多打动人的作品,我想这和他与人民血浓于水的感情是分不开的。参观“吴起革命纪念馆”使我们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红色教育,艺术上也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在有生之年,能为后人留下优秀的作品,这才是一个艺术家应该追求的。

    成文正(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原党总支书记、陕西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刘老他每到一地,都要去参观当地的纪念馆,先接受传统的革命教育,再深入生活。过去每次来,我和刘老同住一村,过去的生活是在和房东交朋友,深入生活,刘老的思想感情,我们没有挖掘出来,要学的东西很多,这对以后的创作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李大卫(沙龙文化公司老总):我的讲话代表的是第三方。我是做文化企业的,今天才第一次找到了文化,第一次与艺术家们在一起,第一次来到吴起这个地方,由衷地感谢刘老给了我这次为黄土画派艺术家服务的机会。刘老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无私奉献以及与陕北人民血浓于水的感情,都令我们感动。他率领的黄土画派的艺术家们下来采风写生,不是走马看花、蜻蜓点水和走秀,而是真真正正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服务于人民,也使得黄土画派的艺术家们在当今这个社会有了很多创作的机会。

    戴信军(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原党总支书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安中国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几天的采风写生、参观印象很深,有感动,有兴奋,也有沉思。刘文西老师对陕北人民的情感是建立在对这篇土地和人民的热爱上的,他八十多次来陕北采风写生,长期不懈地深入生活,最终成就了他的艺术理想。在现今的社会一定要有精品意识和时代感,只有长期扎根生活,学习、博览古今中外,才会自然形成自己的风格,真诚地研究生活,与老百姓做朋友,才会有收获,这是一辈子追求的事,这就是我这次采风的真实感受。按发言顺序整理 武凤珍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长安区举行“喜迎十八大铸就新辉煌”书画…
    • 下一篇:陕西省第二届埙乐交流会成功举办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