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杂记)揭秘陕北李自成行宫

    作者:卢剑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3日 点击数:

            

                                            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行宫

      看了很多黄土高原丘陵的沟壑区,靠崖而建的窑院不像一个地主的庄园,说它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堡垒倒是恰如其分。但是在陕北米脂城内盘龙山的大顺皇帝李自成行宫,又是另一派别具风格的木结构建筑。

     李自成行宫建在陕北米脂县城的一座小山上,名为盘龙山。行宫的建筑群倚山势而建,巍峨富丽。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国后,其侄子李过奉命回乡,见山上有明嘉靖年间建造的真武庙,于是改建成行宫,以迎闯王归乡。

     据光绪《米脂县志·建置志·寺观》记载:“米脂柔远门(北门)外出蟠(盘)龙山下”修建的这处建筑,是一所“真武庙”,它创建于明成化年间。李自成行宫占地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740平方米,虽有后朝修缮的痕迹,但以保存完整,被国务院2006年列为国保。作为曾经的道观,已没有了玉皇的奉祀,取而代之的是李自成和米脂婆姨的陈列。在同一建筑群中还包括有乐楼、梅花亭、捧圣楼、二天门、玉皇阁、启祥殿、兆庆宫等一系列建筑,其中二天门、玉皇阁、兆庆宫为两层楼式建筑。

     李自成行宫依山势起伏修建,气宇轩昂,根本不用考虑防御。想当年,明朝最大的统治者崇祯皇帝,都被闯王逼得在煤山找棵歪脖树上了吊。那些土匪躲都躲不及,谁还敢招惹这个“黑社会的老大”。

     对“闯王”李自成的介绍一般是来源于中学历史课的介绍,李自成,本名鸿基,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出身农民家庭,童年放牧,曾为银川驿卒。明朝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李自成于1629年(崇祯二年)随高迎祥起义。高牺牲后李自立为闯王,率领农民军与明军作战,辗转数省,时受重创,但愈挫愈奋,常能重新崛起。由于当时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自成适时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打击豪强,诛除贪官,深得广大人民欢迎,直发展至百万大军,终于崇祯十七年(1644)攻入北京,推翻了明皇朝。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其侄儿李过统兵3万回师米脂。李过围米脂转悠N圈,发现城北盘龙山后有群山环抱,前有无定河回绕,龙盘虎踞,气势雄威,将山上原有真武庙改建为闯王行宫,以恭侯大顺王驾临。

     在李自成行宫内修建乐楼一座,正中为演出舞台,两厢廊为看台。为了达到更好的音响效果,在戏台下埋了24口瓷缸,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在当年的十一月,闯王亲率大军回故里,在乐楼唱戏3天,与民同乐。

     在乐楼的对面是捧圣楼,楼高17米,下为拱形劵洞,是李自成当年带领起义军“滴血祭天,盟天发誓”的地方。是一条陡峭的石阶,斜斜地沿上山而去。进二天门,在玉皇阁前有牌坊,上书“蓬莱仙境”。

    走过牌坊,眼前就变得豁然开朗,环视前后,只见凌空而起的玉皇阁,富丽堂皇的启祥殿、兆庆宫以及钟、鼓二楼,一座座错落有致。

    忽听山下一阵吵杂之声,俯目望去,发现下课的学生纷纷跑出教室。这才想起这闯王行宫米脂中学校园之内。

    对“闯王行宫”略有了解,只觉行宫破旧且年久失修。但今天看了,一切粉刷如新,而且还新修了大门。从中国历史看,历朝历代农民起义无数,然修建行宫者也仅李闯王一人。虽然当年李闯王没有能回宫一住,但那巍峨的“李自成行宫”却向我们诉说着一代英雄的悲壮故事。

    据说,大清有两次要将行宫砸烂,米脂百姓赶紧将真武大帝请回,这才使闯王行宫才免遭祸殃而保留至今,可见,闯王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地位。

    据记载,李自成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米脂河西200里的李继迁村,这村里的人代代口口相传 他们是由甘肃迁来,是李继迁的后人。这李继迁又是何须人,李继迁(公元963~1004年),党项族,北宋时任节度使,西夏国奠基者,原来李继迁是西夏国的开国皇帝。在2007年,老夫漂行八千里,在写漂记“(原)2007年漂行八百里(4)成吉思汗陵与西夏王陵”时还不知道西夏开国皇帝与李自成的关系,可见,不光要读万里书,还得行万里路。

     由于李自成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失去警惕。明将吴三桂勾结满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

     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时年39岁。(另说自成兵败后退往黔阳罗公山或退隐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出家为僧,称奉天玉和尚,康熙十三年(1674)病逝,年69岁。)

    来到米脂县,缅怀一代农民领袖的英雄业绩,想当年,闯王“戌马万匹,旌旗数十里”,气吞山河。李闯王的故事由此开始,又由此结束,他在马上拔剑刺青天的气势,使到来之人肃然起敬。

     补充点中学历史书上没有的东东吧,李自成少年喜好枪马棍棒,估计闯王年轻时也是那种社会不良少年,曾经在负责传递朝廷公文的驿站当驿卒。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简单的讲就是政府办的招待所,管理人员是由当地政府委派,一般来讲,这种人是享受公务员待遇的。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崇祯皇帝一上台,也就是在崇祯元年(1628年)对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结果李自成就失业回家,可见当时的李自成应该是公务员的编外,要不也不会下岗再就业的,李自成下岗后,还欠了一屁股债。被举人艾诏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  幸亏亲友将其救出。

     促使李自成杀人有两件事,一是:自己的老婆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尽管“要想生活过的去,脑袋上应该顶片绿”,但是这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李自成一怒,就将老婆韩金儿杀了。还有就是让他在当地丢脸的债主艾举人,把他杀了,欠债也就不用还了。两条人命在身,官府就不能不问,吃官司就不能不死,“三十六计,走为上”。李自成就同侄儿李过在崇祯二年(1629年)跑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去了。在明朝末年,军队中更是黑暗,因军饷问题,李自成又与带兵的参将发生了争执,一怒杀了参将和当地县官,发动兵变。从驿卒到兵变造反,起因是崇祯皇帝对驿站的改革使其下岗,所以,李自成从造反的那天起就将推翻明王朝作为起义的目标。

     教科书中李自成就有他的一页,历史中的明末农民起义,语文中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他也是走进美国教科书的三个中国人之一,美式的观点就是:暴力得取的政权是改变不了为政方式的,只有民主和法治才是真理。郭沫若的观点是:快速的发展滋长了骄傲的情绪,沦进了过分的陶醉,把明室的专制和腐败接受过来,纵声色,夺名利,掠财物,杀功臣,在战略上、组织上、作风上都犯下了严重的错误,终于酿成历史的大悲剧,其败如风卷残云。

     毛泽东曾指出:“吾国自秦以来二千余年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者主要的是农民战争。大顺帝李自成将军所领导的农民战争,就是两千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极著名的一次。这个运动起自陕北,实为陕人的光荣。”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历经数十载的艰苦征战,终于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然而,由于统治集团自身的腐败和分裂,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断送了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其历史教训十分深刻。郭沫若先生为此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从现实的角度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成者王败者寇,历史就是这样冷酷无情。如果继承了政治生态中的专制与腐败的衣钵,那在这场封建体制下的牌局,也必然失败,因为玩法没变,只是庄家换换而已。不过李自成毕竟是朱明王朝最后游戏的终结者,也是米脂人的骄傲。今天能凭吊的只有米脂的李自成行宫和湖北九宫山的李自成墓等一些零碎的痕迹了。(卢剑利)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杂记)东佛沟“传奇”
    • 下一篇:(散文)上天池寺"荡涤"心灵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