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人物>> 影视歌戏>>正文内容

    一代秦腔著名艺人牛利民

    作者:aet-6768 来源:白亚军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6日 点击数:

              

       

    我与先生结识于1999年,经我的老恩师李正寅 先生引荐,正式拜先生为师。先生一生,从不轻易收徒,在我之前,只教过武威秦剧团的王中高一人,所以, 能拜在 先生门下,真是荣幸之至,令我受宠若惊。先生教戏非常严格,对基本功要求很高,一个动作不到位,便停下来让我反复练习,并亲自示范,一招一式,均要求一丝不苟,仅一个“拉架子”,我足足练了有一年之久。我随先生先后学习了《辕门射戟》、《逃国》、《闯新府》、《哭祖庙》、《葫芦峪》、《狮子楼》、《祭灵》、《走雪》、《截江夺斗》等十余出,先生传授的这些剧目,让我受益匪浅,终身受用。每念至此,先生给我教戏时身影便浮现眼前,久久难忘。  

    牛利民 先生于1921年生于长安县铁炉庙村(今属西安市)的一个贫苦家庭,祖籍商州,原名牛随。父亲是一位落魄文人,家道艰难,难以为继。十岁时,经 陈雨农 先生引荐,入易俗社第十一期, 高培支 先生为其取名牛利民,字宜农。与姜能易、樊新民、凌光民、邓维民、贺孝民、王仲华等同科,由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从艺生涯。  

     牛利民 先生启蒙于郑香亭、赵杰民两位名师,以小生戏开蒙,11岁时便登台表演,头一出戏是《华亭相会》。坐科期间,又蒙高天喜、吕通俗、杨实 易等 先生传授,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文武皆能。1938年,应高希中(易俗社第四期学员,著名须生)之邀,随同乡薛再平(名青衣)远赴甘肃平凉,搭班“平乐学社”,与高希中、刘易平、景乐民、阎更平、秦鸿德、雪文华、郭治秦、李可易、王文鹏、薛再平、孟遏云、李景华等名演员同台合作。先生于演戏之余,经常观摩其他名演员的演出,并细心揣摩,他记忆力惊人,能过目不忘,又加谦虚好学,深受前辈青睐, 李可易 先生传授其《辕门射戟》, 王超民 先生授以《吃鱼》等戏。1943年夏末,“平乐学社”被当局掌控,当权者排斥社长高希中,先生出于同门情谊,愤然与高希中、 傅荣启等 先生出走“平乐学社”,辗转搭入阎逢春的蒲剧班演出(风搅雪形式),在安口演出时加入了由十七军新二师六团团长窦子章创办的“精诚剧社”,演出于平凉、宝鸡、西峰等地。1945年底,窦子章部换防民勤,剧社遂迁往部队驻地。1946年,窦子章调往武威,剧社无人管理,先生便与 高希中 先生于该年8月将剧社带到了兰州,演出于双城门剧场,同台合作者有高希中、杨金凤、刘易平、刘金荣、王晓玲等。先生在兰州演出一年多,便只身赴靖远参加了“海啸秦剧团”,与袁天霖、王正端、肖正惠等名演员合作。后应 周正俗 先生之邀,远赴西宁加入其组建的“通俗社”,不久后返回兰州,1948年复加入周正俗的“福利社”。在“福利社”,先生结识了岳中华 和赵福海 先生,这两位老先生对他后来艺术道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50年,“福利社”与“文化社”合并,更名“文化秦剧社”,1953年,先生经民主选举,被推举为社长。1956年7月,“文化社”与 高希中 先生任社长的“新光社”合并,称“文光剧社”,先生担任副社长。1958年,“反右运动”开始,先生与周正俗、李景奎、李寿平、魏牡丹、吴德育等先生遭遇不公正待遇,先后被下放基层剧团,先生被调入刚组建不久的永登县剧团。60年代初,先生辗转参加了武威地区秦剧团。“文革”中,先生受到残酷迫害,被戴上“反****”的帽子,身陷牢狱9年之久,“文革”结束后,先生即从武威剧团退休,1980年只身返回西安老家,息影舞台。  

     牛利民 先生学艺于西安,成名于兰州,他的功底深厚扎实,扮相英俊,嗓音挺拔嘹亮,喷口遒劲有力,表演富于激情,规范严谨而又繁简得当,张弛有度。先生的从艺道路,与一代宗 师郗德育 先生颇为近似,均为中路秦腔的功底,后又广泛汲取甘肃秦腔的营养,陕甘合璧,融会贯通而成为一代翘楚。先生早年在平凉时,主要以表演陕西秦腔的剧目为主,如《软玉屏》、《二度梅》、《淝水之战》、《还我河山》、《卧薪尝胆》、《忠义侠》等,1946年后,在兰州、西宁、临夏、靖远等地演出时,逐渐为甘肃秦腔的魅力所折服,1948年加入“福利社”后,更是直接与甘肃流派的演员同台合作,岳中华精彩绝伦的“腿功”和工架、赵福海的武功、周正俗、黄致中的“郗派”艺术, 都让 先生心往神驰。他虚心的向岳中 华 先生学习甘肃流派的武生、文武须生戏, 从赵福海 先生研习武功,并仔细观摩周正俗、 刘金荣等 先生的演出,揣摩他们的表演技艺,经过多年苦心孤诣的积累学习,逐渐形成了文武昆乱不挡的剧艺特色。他本工文武小生,又兼及须生、武生、红生、花脸乃至丑角,缺什么角色就补什么角色,并且应付自如,皆有准谱,不乱章法。他腹内宽绰,对陕甘两派的戏路特色,均能了然于胸。是50年代兰州舞台上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牛利民 先生一生能戏百余出,自认为的得意之作有三出:《辕门射戟》、《哭祖庙》和《花云带箭》。《辕门射戟》得自 于李可易 先生,往后的演出中,先生对这出戏进行了多次加工处理,从扮相、唱词、表演到人物性格的处理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动。他将原来吕布着箭衣的装扮改为穿黄靠掩蟒,穿彩靴,并仿效甘肃流派化妆的方法,在额顶中间以水纱打结,这种扮相英武跋扈,很符合吕布英勇浮躁又贵为一方诸侯的人物特征。《辕门射戟》做为先生的代表作,自50年代名噪兰州后,独步西北,很少再有人问津。《哭祖庙》和《花云带箭》均为甘肃流派的代表剧目,先生的《哭祖庙》以“郗派”为本,唱腔上融入了自己的特色;《花云带箭》承自岳中 华 先生,这两出戏唱念做舞繁重,极见功夫。除此之外,先生的代表剧目还有《周仁回府》、《拷寇》、《狮子楼》、《截江夺斗》、《出棠邑》(不带“杀府”)、《葫芦峪》(不带“祭灯”)、《吃鱼》、《激友》、《下河东》等。  

     牛利民 先生为人急公好义,古道热肠,深受业界的尊重和推崇。他嗜戏如命,胸无城府。他为甘肃秦腔在建国之后的颓废景况深为担忧,在1957年全国开展“大鸣大放”运动之际,为恢复“文化社”的老传统特色,以副社长的名义毅然邀请 李夺山 先生的哲嗣 李化仁 先生来兰演出《太和城》、《火焰驹》和《五岳图》三出甘肃流派戏,演出虽然盛况空前,但也埋下了他随后被逐出兰州的“祸根”,这次事件也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后半生从此颠沛流离,饱经人世沧桑,备受磨难。此后看破世事,淡泊人生,晚年归隐铁炉庙,闭门不出,以练字、绘画自娱。常年坚持练功、打拳,风雨无拒,至辞世前的数天,还在坚持练棍。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高尚情操,何其珍贵!  

     2011年8月17日  ,我的恩 师牛利民 先生离开了我们,惊悉噩耗,我的心情异常悲痛。谨以此文,聊以追念先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秦腔著名艺人高希中
    • 下一篇:拥有飞行驾照第一女星——苗圃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