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散文)土门峪上“二龙塔”

    作者:卢剑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7日 点击数:

    “糯米黄土当水泥,砌砖坚固人称奇。  

    唐初至今越千年,屡遭毁坏不倒地。  

    清末火焚木楼梯,文革拆砖建牛室。  

    残而不屈显雄伟,顶天立地多启迪。”    

     

     

     

    这首西安市长安区作家毋东汉写的诗,赞美的是兀立在终南山土门峪和蛟峪之间分水岭上的二龙塔。  

    土门峪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王莽土门峪村,离环山旅游公路约 3公里 ,峪内西南山顶上有千年古塔二龙塔而闻名,峪南便是“终南神秀“翠华山,沿途果田屋舍,古寺老塔,色彩斑斓,花儿朵朵,是秦岭赏花经典线路之一。每年春季这里的油菜花、桃花、杏花、山桃花、茱萸花、银翘花等花儿竟相开放,山水交映,人文会集,休闲挑战两相宜。  

    有关专家认为二龙塔建于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八十多年,传说曾有二恶龙缠斗于此,搅得土门峪、蛟峪山周围鸡犬不宁,后造此塔以镇之。  

    对于二龙塔的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此塔为灵骨塔,明赵 《游城南》记:“考寺直至玉案山北,是故龙池寺。东北坡上,有昙远禅师塔”。  

    曾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兼西安市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的陈元方在对“昙远禅师塔”的注释中曰:“当地人呼为‘二龙塔’,今残存”。另一种认为二龙塔为风水塔,据《咸宁县志》载:“二龙里有天池寺”,因古时塔建于二龙里,故称二龙塔。  

    二龙塔是一座非常奇特的古塔,也是陕西境内历史悠久的古塔之一。二龙塔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建筑,佛塔必然和寺院有关。向南的二龙山顶上遥望,依稀可见另一塔,那里便是天池寺了,昔年该寺名龙池寺,现更名为天池寺,寺今已荒废,惟余一宋塔和一处大殿、几间僧房。不过,隋唐年间,此寺却为皇家寺院,山道石铺,寺院恢宏庄严,煊赫如李世民者,也曾多次登临。及今山下五里处留有一村庄,名唤汤房庙村,即为当年皇戚显贵登临时的歇脚地,可见昔年寺庙之盛。  

    相传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长安终南山的天池寺避暑,随带着下大夫李淳风。这一天,君臣二人到寺旁的温家山村游玩,李淳风站在高处往北一望,长安全景尽收眼底,不由心中暗惊,忙禀奏君主:“万岁,臣发现长安一带龙脉非凡,以臣之见,此地不久要出三石六斗菜籽的官,到那时,十户九当官,万岁的江山要落在长安人之手。”李世民觉得这真非同小可,一把拉住李淳风,问:“李爱卿有何妙方能破长安龙脉,快快讲来,寡人自有重赏。”  

    李淳风道:“万岁,这温家山象两条龙头交错,要破长安龙脉,必从龙头向下挖十丈零八尺深井,掏尽龙脑,修宝塔一座在龙头上,塔上的砖一页不多,一页不少,正好一砖压长安一官,让二龙永世不得翻身。如此,长安龙脉自破。”  

    李世民点头称赞,立即回朝,招来四面八方一百零一个能工巧匠,修了这座二龙塔。塔下挖了眼十丈八尺深井。当地百姓都在这井中取水喝。  

    没过几年,温家山一带还有不少讨水喝的少女,有去无回。家里人顺路寻找,不见踪影,在井下打捞,捞出了人的骨头,首饰戒指。以此推测,断定是被怪物所害。从此,前去取水的人渐渐减少。 一日,大雾罩着塔身,炸雷在塔上响个不停,从清早直到黄昏,雾散雷停之后,人们围住塔身观看,只见塔的西北角掉了一页砖,塔顶也没了踪影,塔下的井里,漂着一具美女的尸体,井水也变成了血水。  

    原来,那些讨水失踪的少女,都是被这妖怪变成的美女所害,玉皇大帝知道后,派了雷神来除妖。  

    孰不知,因李淳风的建言修塔,长安地带的龙脉便被斩断,之后本该成为王侯将相之人,都丧失仕途,其文才武胆用于赌场,成为耍钱捺宝的宝倌!  

    由于二龙塔年久失修,更由于历代义军视二龙塔为改朝换代障碍,置二龙塔于死地而后快,所以几经兵火。文字记载二龙塔内木梯焚于清末兵火。塔刹是一整块花岗岩石凿成的,弃于距塔三里远的吴家沟村北路旁。塔刹为何弃之于此有二种说法,一说塔顶有蝎子成精,化为白衣摇扇的少妇,打雷闪电,击杀蝎子精,击掉塔刹落于此地;一说修塔时,抬塔刹的民工迟到一个时辰,工地上刹时辰已到,鞭炮繁响,塔刹不能到位,抬塔刹者死罪难免,弃之逃散。  

    以后,人们在离二龙塔二十多里的西甘村发现了塔顶,在西新庄发现了一页砖,正是从二龙塔上掉下来的。  

    所以,到了中华民国初年,长安的西新庄就出了个“造世英雄“张云山。  

    后来的人都说:“二龙塔上掉页砖,长安出了个张云山。”  

    还有传说在解放初到上世纪50年代,王莽土门峪境内有两三个尼姑石塔,当地群众猜测,二龙塔附近古时曾是与西南方天池寺隔沟相望的尼姑庵,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文革”破四旧时,尼姑石塔被推倒坡下,滚落沟底。另一说则是,修筑二龙塔,镇住了土门峪和蛟峪两条毒龙,制止其频发洪水,所以叫二龙塔。……。   

    “文革”时期,又有人来拆二龙塔的砖,修建生产队的牛屋马厩,因归属纠纷,被有识之士制止,得以幸免。再后来,不知是谁将那塔有意拆掉了一半,于是,长安就出了许许多多的在戏台上唱戏的“官”。  

    走近二龙塔,密檐式青砖结构,原九层,现存七层,取意胜造七级浮屠,平面呈正方形,高度为 17.73米 ……。南北两面各层正中设不透体券门洞,底层有透体券门。塔底有石门洞,塔心有木楼梯,沿梯可登至塔的顶层。塔的结构和莲花纹方砖,颇与小雁塔相似,尚有隋塔特点,可确认为唐初建筑。  

    2005年长安区文物局筹资40万元“修旧如旧”,恢复二龙塔唐初伟姿。修缮后的二龙塔 “修旧如旧”,保留了塔刹原貌,雄伟肃穆,庄严轩昂,千年古塔雄姿重现在秦岭山麓,依然日复一日地见证着关中平原上美丽的日出日落。  

     

     

    如今人们在环山公路上极目远望,空中薄云缓缓移动,时淡时浓:时宽泛如海面波涛,时清淡如缕缕炊烟。沿机耕路缓坡向上,桃园分布两侧,桃叶条条,桃子青青,桃树妩媚作态。南望山峦参差绵延,山坡高低起伏;北面俯视,建筑人居规划有序,与山形云层组成壮观的终南意境。西面仰视,二龙塔卓然而立,给这山峪勾勒出“浓墨重彩“的点睛一笔。 (卢剑利)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杂记)“中华极品”秦岭兰花
    • 下一篇:(杂记)君子之交淡如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