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散文)“终南捷径”紫阁峪

    作者:卢剑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7日 点击数:

     紫 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终南山下,环山一级公路旁,高大的“紫阁揽胜”横匾映入人们的眼帘,游人、小车已顺着柏油路面向山里进发,山路弯弯,黄岩高耸,远处一山连一山,一山高一山,近处峡谷溪水淙淙,顺着河道,穿过青石罅隙,向低洼处流去。。。。。。。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     

    歌钟乐未休,荣去老还逼。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不散东海金,何争西飞匿。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这首系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的《君子有所思行》,从此让终南山紫阁峪名扬天下,也使“紫阁青冥”成为户县古十二景之一。  

    除了大诗人李白外,杜甫、白居易、张良、孙思邈等等一批文人墨客、将军丞相、学家道人在此留下难忘印记。明清时,王九思、王心敬等也曾紫阁峪留恋忘返,赋诗赞美,而清代名士长松居士“紫阁层峦列翠屏,巍然形势入青冥。更看雨霁三峰并,秀撷芙蓉吸渭泾。”是对紫阁峪的简明介绍。  

    紫阁峪位于西安市户县东南25公里太平乡境内,东连高冠峪,西邻太平峪,发源秦岭北麓,上游有紫阁沟、白阁沟及黄土沟三条主流相汇,中游有剑岔峪水汇入,峪谷长约12公里,峪谷内峪道蜿蜒,泉水甘洌。紫阁峪因紫阁峰而名,紫阁峰位于峪口南10公里,海拔2150米,峰面北西两侧,为500多米断层绝壁,每当晴朗之日,阳光灿烂,紫气腾升峰面如紫色阁楼。  

    《雍胜录》载:“紫阁峰在户县东南,旭日射之烂然而紫,山形上耸,若楼阁然,故名。”  

    紫阁峰之北有黄阁峰,其南有黄阁峰,西有万花山,自六朝以来,至于唐、宋、明、清,向为士大夫涉足寄情之去处。唐代许多高僧如道宣、楚金、飞锡、慧昭均曾在此地修行,亦有许多士子利用山上现有寺庙习业,与义学僧侣问学、切磋,学有所成则下山应试,或以隐居为成名资本,走“终南捷径”入仕,无论是真隐、假隐,紫阁山是当时士人所向往的好去处。  

    紫阁峪中最有名的是当属保留完整的紫阁寺塔及紫阁寺遗址。  

    紫阁寺初建于北周,宋时更名为紫阁寺,紫阁塔又名敬德塔,塔内保留着唐玄奘遗骸,宋时被毁,宋天佑七年重修紫阁寺塔,建七重塔,为葬骨塔不再破坏,塔不留名,保留至今。  

    敬德塔体宏伟挺拔,雕工精细,造型秀丽,装饰典雅。第一层出两挑单昂单华拱,二层以上均出一挑。此塔历经多次地震,至今仍完整无缺。有学者认为唐末玄奘遗骸被兴教寺僧人们护携至终南山,就安奉于敬德塔。理由有三:一是塔的监修者尉迟敬德的侄子窥基是玄奘门徒;二是敬德塔是一座无主塔,“无主塔”符合玄奘临终前“择山涧僻处安置”,以求死后尸骨安宁的遗嘱相符。玄奘后世弟子移遗骸至紫阁寺,没有张扬,不留塔名,既能求得先师安宁,也避免了再遭祸患;三是七级塔与玄奘“大遍觉”的佛教地位相符。但先师并未安宁。《建康志》、《金陵志》以及1942年南京出土石函均指出:公元998年(宋端拱元年),金陵僧人可政游历到紫阁寺携走玄奘顶骨,迎请于金陵天禧寺供奉。  

    敬德塔经风雨而历沧桑,却不改顶天立地的容颜!  

    敬德是隋唐时候的名望之人,被尊称为门神,和秦琼并列,属于正气一身的真君子!是隋唐时期名将之一,兵器使用的是双鞭,据说敬德有两位老婆,忠贞而不逾。一个是号称当时几大美女中的一个,而另外一个却是天下当时奇丑无比的一个,也有一说,敬德有个少数民族的女子相随,属于天下第一大美女,而敬德塔为何在户县紫阁峪之上,不得而知。  

    敬德的为人正直,正所谓美女爱英雄,也不足为怪!人生当如敬德一样顶天立地,当如敬德塔一样巍然耸立,避天地之邪气,镇人生之正气。真乃:“南山的紫阁,人生的风景。”  

    奇怪的是千百年来,紫阁峪里只见敬德塔,不见紫阁寺。难道有关故事,皆是子虚乌有?学者们大眼瞪小眼,陷入迷茫……。2003年秋季,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倾泻而下,在距离敬德塔约3百米处,学界寻觅多年未果的“紫阁寺遗址”被冲刷出来。石条、石阶,石碑,无声地讲述了被掩埋的历史。在当年举行的“玄奘与紫阁寺学术认证会”上,户县政府公布了寻找“紫阁寺遗址”的相关信息。  

    有关文献表明,玄奘圆寂于铜川的玉华宫,其遗骨先后葬于白鹿原和兴教寺。一些僧人在唐末战乱中,又将玄奘遗骨迁葬于终南山里的紫阁寺。时隔千年,紫阁寺早已废弃,但遗址尚存。遗憾的是,紫阁寺遗址的具体方位一直难以确定,致使“玄奘遗骨具体葬于何地”这一千古之谜始终无法破解。  

    紫阁峪村民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竟守着这么大的一个秘密!据当地村民说,遗址正由大慈恩寺(俗称大雁塔)投资重建,那正是玄奘曾经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关于玄奘遗骨所在,现在仍各有说法,各不相让。长安:玄奘遗骨从来没有离开过兴教寺,因为没有正史记载。户县及南京:玄奘遗骨到过紫阁寺,有地方志史料和考据支持。  

    紫阁峪内已发现三群二十几处摩崖石刻,据考证多为唐时户县当地名流及地方官员所书,其中寒泉摩崖石刻群中有“于搜来”三字,应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所书。  

    紫阁山是终南名山,峰若楼阁,夕阳西照紫气氤,自古就是名流圣僧隐居之地。汉留侯张良,隋僧法藏,律祖道宣,医圣孙思邈,新罗僧人无名头陀……等,尤其是玄奘的大弟子圆测,曾在与紫阁峰邻近的万花山一隐就是八年,对这里可谓情有独钟。玄奘遗骸于广明元年违背先皇敕旨,由后世弟子借黄巢兵乱之因,私自携护遗骸到紫阁寺安葬,实属在完成玄奘遗愿。至于不行质文字,秘而不宣,一是不愿明违圣意,二是在避免世人骚扰,实在情理之中。  

    “山水本无主,得闲便是主”,山有奇形,必有人生感慨,谷有溪流,必有心中清泉!亲近紫阁峪,追寻先贤足迹,听溪溪流水,看世间塔峰,人生的又一次挑战,是面对大山,怀内心激情,抒人生壮志,写人生春秋!(卢剑利)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隐士“天堂”白道峪
    • 下一篇:(散文)“参禅问道”扯袍峪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