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散文)古道沧桑话“库峪”

    作者:卢剑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2日 点击数:



         库峪

     

    库峪千年古道如今成了旅游休闲路

       

    1976年,西安市知识青年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长安终南山乡村据说是下乡知青首选的“好地方”,当时要有一定社会关系才能下到这里,要不然就会被下放到西府东岸北五县。  

    话说有一天,几辆大卡车从城里拉了几十名十七八岁的知识青年,长安县知青办的干部在院子里高声喊叫:谁去库峪?知青不知道地方是好是坏呀,都往那里报名去,喜的知青办干部都合不拢嘴.... 当年这里还没有修路,也没有金矿,都是羊肠小道,一帮知青从晌午走到后晌才走到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山村,公社干部说,这就是库峪了。  

    那些从城里来的孩子们,此时大眼瞪小眼:“我们不是去库峪吗?怎么来到这里!”   

    知青办的干部说:“这就是库峪,是这个乡的名字,你们就安心的在这里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吧”  

    库峪,位于今蓝田与长安两县区交界处,大峪东面,北起库峪口,南至平沟口,全长 17公里 之多,沿途地名主要有:库峪口、五里庙、十里庙、花鼓石湾、佛爷庙、药泉沟、燕子崖、割漆岔、西木斯、红庙子、大石窑、坪沟口等,目前驾车可直接开到坪沟口,在下来就要翻山越岭到陕南柞水县了。  

    进入库峪内青崖俯路,河水奔流,山花烂漫,行进峪内 2公里 一西向沟谷隐秘南去,步内农家数十,野山阔远,人称其曰葫芦坡,古道悠游,农家闲谈,转山绕梁吹风,草灌林荫穿行,踏足锦鸡岭,南观群山峰峦叠嶂,北顾长安云烟迷蒙,挥手千山,野径下行,听白鸟飞鸣,闻山野迷香。    

    库峪名称的来历,传说古时,当地水质很涩,人们不知,逢人就说苦,据《魏书•地形志》载:“其地水甚苦涩,乃曰苦谷”,后来慢慢的转音为库峪了,现在人们始知,谷中盛产金银等矿物质,所以说“水苦涩,峪不穷”。    

    库峪因何而得名,也曾流传一段神奇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库峪河还是一荒蛮的山野深谷。就在这山谷幽僻之地,居住着一个财东。这财东幼时丧父,家境贫寒,上有双目失明的老母,下有年幼无知的弟妹。他在十二三岁时,就给人当童工,靠赚得的微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一日,他只身来到太兴山的密林中打柴,长吁短叹,越想越觉得这穷困的日子实在难熬出头。于是,便躺在山间一块大石头上发呆,几次想跳崖自尽,逃离这无边的苦海。但想到家里还有年迈且双目失明的老母和年幼的弟妹,又不忍心撇下他们。    

    他在这块大石头上躺着,想着,便昏昏地睡着了。这时,一面容慈祥的老太太,来到他的面前,说:“小伙儿,为何还不去砍柴,躺在这儿发呆?”小伙把自己的苦恼给老太太说了一番,老太太说:“没出息,东方不亮西方亮,天中有个大月亮,沿着这条河向前走,天亮处就……”没等老太太说完话,他一激动突然惊醒了。原来是一场梦。他一骨碌翻身爬起来,砍了一担柴挑回家,细细地琢磨着那梦中情景,朦胧胧想着 那老 太太的指点,半信半疑。    

    过了一日又一日,穷困的日子依然。于是他决定按照老太太的话语,去寻找那梦中的光亮。这日一大早,他悄悄地起了床,按着老太太说的话,沿着库峪河道向前走去。    

    库峪河伸长到秦岭山根儿,九十余里路。他走了大半天,也没走到头。天快中午了,还是没有见到那光亮之处。走着走着,他肚子饿得难受,两腿发软,两眼发昏,十分疲惫,于是便坐下来小憩。他朦朦胧胧地眯上了眼睛,忽听得远处山石翻滚声,急忙睁开双眼,只见前面的大山,山顶云端处,绽出万道金光,山岩上云遮霞耀,百鸟和鸣,一颗颗金珠玉宝,散落了下来。一时间,他目瞪口呆,等到金光慢慢散去,他才蓦然醒觉,赶紧俯伏尘埃,礼拜上天。他断定,这是上天神灵的安排, 那老 太太必是上天之神无疑。    

    于是,立下大愿,要在太兴山上为神灵建造庙宇。    

    这时,他觉得肚子也不饿了,眼也不昏花了,腿也不软了,便匆匆带上这从天而降的珠宝赶回了家,全家人又惊奇又激动,守团抱着痛痛快快地哭了个够。在后来的数日里,他用这些珠宝造房子、娶媳妇、置土地,过起了天堂般的生活。    

    忽一日,他想起了为神灵建造庙宇之事,便动手建庙。他舍得开销,用了一库的银两在太兴山中修建了一座高大明亮的庙宇。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山上神灵,为了纪念这位有心的财东,便把这条河起名为库峪河,成了古都长安的“生命线”之一。    

    库峪沟中的绝美景色只有身在此峪中中才能切身感受得到,沟内有海拔 2340米 ,号称“终南第一峰”得太兴山,因山顶天外天峰的铁庙而被冠以“铁顶”,系道教名山,有“南有武当、北有太兴”的说法。除了这奇险境地外,还有三岔口附近的景色为最佳,欢跃的小溪、溪边的绿苔、色彩斑斓的秋叶,九寨沟的景色也不过如此罢了。    

    长安-杜曲-引镇-库峪是一条很老的古道,从唐至明清是关中六大通道之一。唐时曾发动数万人修筑,库谷道、义谷道、锡谷道均系自古代长安翻越秦岭,南向通往金州(今安康)的驿道,各以入口秦岭山谷得名。唐宋时已有山间小径,元代正式辟为驿路,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    

    据《旧唐书•崔湜传》记录,唐中期,崔湜向皇帝建议,开凿商山路,是打通安康(金州)水陆两路捷径,然在不知地质状况的情况下,就贸然行使。于是,唐发动数万人修筑商山道,沿路白骨累累,唐皇对崔湜又是加功又是进爵,同时还限制百姓走(相邻的)蓝关道,无奈新道刚修好就被洪水冲跨,路人敢怒不敢言,当崔湜在岭南犯了事,才有官员进谏,改走老路,古道遂荒弃。    

    库峪是著名的“库谷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有千年历史,至今已经演变为旅游休闲精品线路了,据说柞水来探亲的,进西安的还有人仍走库峪这条老路,走在库峪古道上,若细心勘察,尚留有不少栈道、关石、石阶痕迹,由此体会古道沧桑与古人出行的艰辛所在。     

    如今的库峪,风和日丽,四季分明,林涛起舞,青猿吟吟,形势穹窿。清泉、曲溪、碧潭、飞瀑,异彩缤纷,绚丽迷人;奇峰、怪石、幽壑、峭壁,鬼斧神工,各臻奇妙;奇树、古藤、苍山、林海、芊郁葱茏,生机勃然;忽阴、忽雾、忽霞、忽风,气象万千,变化莫测。    

    库峪真是:“奇峰幽谷天地造就,奇幻美景天下绝唱”。(卢剑利)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大峪
    • 下一篇:(散文)“生命之源”石砭峪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