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国栋>>正文内容

    (散文)一方热土一方情

    作者:王国栋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8日 点击数:

    他来自秦岭深处的商南县,自然从小就对大山有一种深厚的情缘;他是农民的儿子,是地道的农家之弟,所以血缘中根植和流动纯朴的细胞;商南多才俊,真山、真水赋予他一种与生俱来的谦和与灵气;他陕西省农林学校毕业,在玉山蓝水间播绿27年,踏遍了蓝田的山山水水,蓝田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是他把山上的白皮松,营养钵育苗试验、示范成功,从而使白皮松种植成为蓝田的一支柱产业;还是他,在蓝田规划建成7万亩的优质核桃栽培地基,核桃产业的蓬勃发展,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无人知晓!……  

    他,就是蓝田县林业局副局长周明清。  

    在蓝田,一提到周明清,大家脑海中都有这样一种印象:中等身材,眉清目秀,举止温文尔雅,说话声音不大,但很有穿透力。偶尔说几句调皮话,幽默一把。他的商南方言,一直未改,非常中听。长期接触,会感到他有一种特殊的影响力。他的特殊之处在于“点子”,当年还是林业技术干部时,工作思路就很清晰;担任领导后,更是把他的智慧发挥到极致:运筹帷幄,决策千里。  

    1  

    回首青春,岁月静美。  

    1985年9月,20出头的周明清告别陕西省农林学校,来到蓝田县终南林场。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单调枯燥的林场生活,他或许有过惆怅,但没有消沉。很快正视现实,融入到群体生活。人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只能是适应。适者生存,他很快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只要领导安排的工作,不仅要完成,而且要干得出色。在他未到林场前,终南林场没有规范的采伐设计,他去后,改变了这种原始的落后现状,用所学的林业知识,规范抚育采伐,从而使林区的管理更加科学和有序,这一点,深得老领导的赏识。三年后,脱颖而出,调到林业局业务科工作。他一路走来,依靠的是聪明和踏实能干。  

    机会是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机会是眷顾勤奋耕耘的人。从林场到林业局业务科,时光的飞轮虽转了三圈,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已把一个青年的心磨砺得更加成熟和稳健。生活也是一个大舞台,有更广阔的空间等着他来精彩演出。  

    2  

    我们第一次缘于何时见面,我不清楚。记忆比较模糊。  

    1990年9月我参加工作,分配到县林业站。他当时在林业局业务科上班。接触的机会不少,但都是感性的。感觉他很年轻,像一个邻家大哥一样亲切、自然。我性格腼腆,不太主动和人打招呼。所以印象中是,每每去林业局,都是他主动和我打招呼,微笑着喊我的名字。善良的微笑是一种粘合剂,自然能拉近彼此心灵之间的距离。那时,感觉他比较忙碌,也很干练和从容。在局机关几年,他学会了平衡和协调各种关系,有了大局观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他智商高,情商也显山露水。没有见到他发过脾气,挺随和的一个人。  

    他说话有时很“逗”,有冷幽默的韵味。1992年四月在汤峪飞播,晚上住在疗养院。若下山早,抽空还能洗个热水澡。他和我们打扑克时,总不时冒出几句“怪”话,很能感染气氛。让人开怀大笑,缓解疲劳的神经。幽默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能调剂各种气氛的人,内心毕竟是睿智的,当时,我那么认为。  

    3  

    1992年飞播作业结束不久,他就被组织任命为林业站副站长,不到一年,就荣升为站长。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思维方式的更新换代。从一名技术干部到单位的行政管理者,他过渡得很自然,驾驭事物的能力还是比较强。  

    精通业务为他从事管理打开了一扇窗,而原来本身就和我们这些技术干部在广袤的秦岭梁上摸打滚爬过,知己知彼,情感深厚,性格熟悉,沟通容易。也为他开展各项工作铺平了道路。  

    一般领导都善于扮“酷”,但当年周明清平易近人,不是那种给人感觉“杀气”很重的领导。他的微笑很有亲和力,他在会上和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都注意观察,铭记在心。  

    他的温和有度,不怒自威。其实,我们所有职工对他都很尊敬,无论年长或年幼。他安排工作时井井有条,我们技术干部按章操作,也很省心,不走弯路。我们都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只要周站长安排的工作,尽力完成,让领导满意,哪怕吃再大的苦,林业工作要经常在野外操作,所以“吃苦”是林业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4  

    当年他对我格外很照顾,多年后,我仍心存感激。  

    因为我是非林业专业毕业的技术干部,业务上开始有点生疏。他安排下乡时,尽量让我和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搭档,老同志业务能力强,可以起到“传帮带”作用。我在学中干,干中学,自然比单枪匹马一个人摸索,心情愉快得多。领导提携自己,我也不能偷懒,坚持自学林业专业的相关课程。这些和周站长的悉心栽培是分不开的。  

    1994年,全国开展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在省上培训业务骨干时,我们单位选派了四名技术干部,我也是其中之一。说实话,刚开始接触林业行业时,我心有余悸,内心诚惶诚恐,怕不能干好工作,影响工作整体进度。周明清上任后,我的那种感觉逐渐消失。所以那次外出学习,我非常珍惜机会。和几个师兄交流切磋,反复操作使用森林罗盘仪。那次学习,收获挺多,感觉自己进步很快。  

    当年,他在单位很早就实行“承包制”,责任和利益挂钩,报酬和工作量挂钩。飞播打桩、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全县荒坡面积调查等多项业务,均如此进行。这样工作辛苦点,可以多劳多得。“承包制”的优点是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团队精神,而且工作质量绝对保证一流水准。  

    那几年的项目验收应该是顺利的,因为周明清胸有成竹。我们对他的钦佩也埋藏在心中。  

    或许是不经意间,他的一扬眉,淡淡一笑,他的身影便锁在我们眼中。  

    5  

    我在林业站工作了8年,和周明清相处了近6年。人生有许多阶段,也有好多个6年。6年应该是不浅的缘分。6年中,我们曾一块上山下乡,一同搞过许多技术工作。朝夕相处,也渡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印象可以跨越时空,美好的印象可以穿越时光的隧道。在光阴的角落,我们曾在林业站的大院处理过几万吨的漆籽,许多忙碌的剪影定格在脑海;一同在库房搬运过麻袋,沉甸甸的麻袋上淌过我们许多汗水;一起森林防火,摇曳的林冠火,牵缀着我们的眸子。在烟熏的林子,那特定的氛围,留下我们疲惫的脚步。  

    能和同志们风餐露宿的领导不多,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感染职工的领导更少,邂逅,就是缘分。  

    而周明清就是这样一个人,虽没有惊天动人的事迹,也没有豪言壮语,但在平淡的岁月中,若干年后,能让内心温暖的一个好领导,一个可敬的好兄长。  

    敬重从心中汩汩流出,在笔下无声地飞舞;也在灯下,闪过一个人华丽的人生彩章……  

    6  

    敬重一个人,可以一生。  

    周明清对同志们的生活很关心,如果他是一个铁腕领导,只让同志们疲惫的工作,那或许记忆的仓库会忽略,甚至删除这个“文件”。  

    当年我成家时,周明清和我的一番促膝长谈,让我很感动,至今记忆犹新。  

    我感觉他是把我当作一个小弟来关怀和谈心的,我的自尊心很强,内心却很柔软。多年后,仍能记得那次谈心。能在记忆的天空飘荡这么一个美丽的风筝,让内心涌起温暖的情愫,足以说明周明清的人格魅力。  

    单位是一个群体的组合,在这个组合中有多种元素,能把这些元素调配,凝聚起来,合成一股力,就需要管理。人性化的管理是一种选择。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循循善诱,批评是为了指正。就好比果树修剪徒长枝一样,是必须的改良措施。  

    一个领导用什么影响人?是制度束缚还是靠人格魅力。感觉是后者,多年后,我明白这个道理。  

    人生需要感受和悟受,时间永远如沙漏,过滤了杂质,留在上面的都是纯净美好的东西。  

    7  

    1996年县林业站更名为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他也由站长变为中心主任,由副科级领导晋升为正科级领导。1998年兼任县林业局副局长。  

    职位的变化,使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他要操的心更多,工作更忙碌。但他安排处理得很妥当,感觉游刃有余。林技中心的面貌在发生着显著变化,单位的硬件设备在不断扩充。办公楼经过重新装修,窗几明亮,办公条件焕然一新。  

    周明清利用自己的人脉,动用一切关系,为单位争取项目。事业单位靠项目支撑,那几年的项目也比较多。职工没有人浮于事,忙忙碌碌,单位也平添了许多活力。  

    1998年,我为了“理想”,从林业科技推广中心调出。虽然脱离了他的视线,但依然关注着林业,关注着那个小院正在发生的故事。没有人能了解我对那个小院的感情,因为那个小院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驿站。我的青春、我的汗水都曾付给了玉山和蓝水。  

    原来是感同身受,可以近距离感受一些人和事物。一转身,时过境迁,以旁观者的角度来扫描林业,感觉他依然有许多过人之处,有许多可敬之处!  

    8  

    荣誉的背后是艰辛和汗水……  

    周明清曾获得全国退耕还林先进个人。因在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科技推广方面成绩显著,曾先后五次分别获得省政府、市政府科技进步奖和技术推广奖。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三年被陕西省绿化委员会、省人事厅、省林业厅评为陕西省绿化先进工作者;2007年获得全国绿化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绿化奖章;2009年—2010年负责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获得省政府奖励。2011年获得全国绿化先进个人。  

    面对诸多殊荣,周明清很淡定。轻描淡写的叙述这些,眼神中透出清澈的光芒。但我深深的明白:荣誉的背后,是他无私的付出;荣誉的背后,也是他心系蓝田林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尚品德体现……  

    9  

    如果说周明清是一个勤干、务实的林业专家和行政管理者,不如说他是一个有开拓创新精神,有创新思维的奉献者更为贴切。在他负责的全县退耕还林工作中,再一次验证了他工作的超前性和预见性。他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这项工作开展有的放矢,有条不紊。遇到困难,他的办法总是很多,一个个困难能迎刃而解。  

    从1999年到2004年,周明清主抓退耕还林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五年中,国家累计下达蓝田退耕还林任务11、39万亩,其中退耕造林6、51万亩、荒山造林4、88万亩,按时完成任务。对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合格的农户,分年度足额兑现粮食补助和管护费。全县累计共兑现粮食968万公斤,管护费168、6万元,种苗费569、5万元,缓兑粮食168万公斤,管护费50万元。  

    摘录这些枯燥的数字是为了说明此项工作任务艰巨,且千头万绪,工作量极大。周明清为了这项工作顺利实施,花费了多少心血?渡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工作中遇到困惑时,他喜欢看山,没有被山更广阔的胸怀,山的逶迤和磅礴,就如一个人的气魄。是山,赋予他更多的底气。工作中遇到不顺心时,他喜欢听水,水的柔韧,水的透明,会冲刷许多烦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流动的风见证了他的沉思,或明或暗的月光记住了他不眠的剪影。在办公室的灯下,在山村小径的尽头……  

    10  

    读他给我的《依托科技支撑,培育良种壮苗》一文,我尽可以了解他近几年的工作思路。他没有墨守成规和固步自封,而是挑战另一个工作难度。发展核桃产业,使之成为县域的又一特色产业。  

    在一张白纸上画宏图,需要勇气和魄力,更需要激情和自信。周明清能做得更好,尽管他说得少。说漂亮话容易,但要落子无悔,付之实践,很难。但他做到了,和他每一次谈心,我都感觉是心灵的沐浴,能帮助我解除困惑,走出迷茫。也启迪我思考许多……  

    11  

    “以儒家的进取之心对待事业和人生,积极入世;以道家的道法自然对待个人得失,淡然出世。”很少有人能找到一平衡点,尤其在当今浮躁喧嚣的年代。在知周明清辞去林技中心主任,仅保留副局长职位后,我有所顿悟。  

    也许他的淡泊,会使他今后的人生更专注,更精彩……  

    如此人生是美丽的,我想应该是……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钟情长跑
    • 下一篇:(散文)第一次无偿献血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