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散文)非凡险境太兴山

    作者:卢剑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2日 点击数:

     

      太兴山


     

    太兴山

    “太兴异五岳,列翠满长安”。

    自古终南山就有七十多个峪口,位于长安的峪口,名山大川更是多不胜数,其中库峪峪内十里庙村至西木斯村一线,太兴山北侧的葫芦坡和锦鸡岭成为都市驴友周末的首选穿越地,国家地理杂志把太兴山确定为“中国十座非著名山峰“候选山脉之一,由此可见太兴山的魅力所在。   

    游过不少名山大川,见过不少奇峰险峻,也曾感慨万千,也曾心灵震撼。可令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还是家乡长安奇险的太兴山。因为那座座奇峰,那茂密幽深的树林,黛的山崖,黄的佛舍,天然美景是那样熟悉,那样似曾相识,那自然、原始、神韵,令人神往,耐人寻味。它形如刀切,怪石嶙峋,有华山之险,峨眉之秀,青城之幽,黄山之云海,壮丽的景色非亲自攀登不能尽数其美。 

    《古诗源》中有首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聊赠君。”古人说的好,无限风光在险峰,当下都市驴友南山行的首选目标就是太兴山。

    当人们每次登上太兴山后,便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它的险,自是不在话下,一路的兴奋与欣喜,踏进太兴山沿途一道又一道的幽谷、一座又一座奇险峰峦给我们震撼,清新带有湿润的空气给我们心灵的洗涤。沿陡峭的山路而上,可以说,感觉到太兴山纳大秦岭之脉气,展太兴山独特的魅力;当你踏进“终南第一峰”、当你攀越五道关的险岭,每一道岭都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当你通过“玄妙之门”天外天来到岱顶——神奇铁顶,你不仅会被这绝妙景观所陶醉,你更为这个重约一吨多的铁庙能放到这个海拔 2340米 高的岱顶而震撼。至于它如何放置到高峻陡峭上接空灵天宇、下临万丈深渊的绝壁峰顶上?的确耐人寻味,令人浮想连篇。

    太兴山山势陡峭,山路曲折,有的山路还很难走,不过溪流清澈,鸟语花香,我们很快就忘记了疲劳。想到峰顶的铁庙,屹立了不知道多少年,这一路风景,正所谓画从眼前过,人在画中行。 

    太兴山天外高峻挺拔的峰巅之上,曾建有前殿后殿两铁庙,两庙内各有一肃穆庄严的铁神像端坐庙中,气势雄宏,十分壮观。这建庙之处,又是由三块巨石叠架在这极玄之处,三巨石间形成一洞,寓意着老子所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来,铁像,另一座铁庙又不知何日被哪个狂徒推入万丈深渊。也许,现有幸剩存下来的孤伶伶的大殿莫能推得动,才得以留存。 

    登太兴山岱顶,步步都是险的要命的绝壁、刀锋和那挡道的凸岩,背负青天,面临绝渊,立足维艰。看,“鹞子翻身“那险劲。一脚不着地,如飘落于高空之中,又顺着一前倾的石嘴夹缝中摸爬还得仰着身,腰向下弯,如躬着背,没准儿就会掀落万丈深谷。这时已是大汉涔涔,心室沉坠,头颅似戴着紧紧的铁箍箍。”猴子抱柱“是一无处踏脚又要翻越九十度夹角的悬于空中的岩嘴子,举头看,挺立一壁直且高大的石头似压在头顶;低头看,脚下深绝壁直的山岩不见底儿。这时,心在发抖,腿在打颤。当翻过九十度的悬空山嘴又是一两丈余高的崖壁,稀稀落落的岩茬茬而只能容足拇指踩踏。狼牙虎齿般的山脊绝峰,上顶天,下临渊,不是三步一险便是步步为险,一路去一路险。“老君犁沟“是一条直愣愣倒立着的石沟,约有四五十丈高,两边是如刀切的石岩直壁,岩壁相切成一近九十度夹角的石槽,再往下,是壁直得飞鸟难落脚的万丈悬崖。两边岩壁没有台阶儿,净是铜钱大指甲大的石丁丁儿挨挨挤挤,如一脚踏滑了,就会坠入谷底的。清咸丰十六年置有一长长的铁链垂吊在直立的石槽中,手抓铁链,摒住呼吸,慢慢地慢慢地向下滑落。这时,手揪着铁链如铁链揪着,浑身似乎在收缩着。  

    下了“老君犁沟”,在山山岔岔的险道上走不远又是“铁板桥”。“铁板桥”架在深不见底的岩壁上,头顶上又一巨石如山似的向空中伸出了许多。从“铁板桥”上过,得躬着身,如稍一直身就撞在凸出的巨石上,一个倒身,重力失衡,只一下就调入壁直如刀切高若千仞的岩下。民谣说:“铁板桥,实难过,阎王等你去报道”。可见,其险之险!  

    再向前走,就是“回心石”。顾名思义,到了回心石,可是要见石回心“当思父母”呦!“回心石”是脚下不见底,头顶住天的峰巅一孤伶伶、宽不过一尺长约  一米  、高约 两米 由两块石头撂着的大石头。这山脊峰顶一巨石,当然“两边莫须看”。要从此石上越过,心颤肉跳,前魂飞天。“张果老骑驴”是峰顶仅  一米  多长一石桥,两边深不着底,万丈之岩壁光溜溜的百草不生,不用说过去,看看都令人毛骨疏松,两眼发直。石桥背上呈“刀刃”形,两边没有足登的地方,骑上去需双手一撑,屁股抬着向前“走”。“驴”稍发怒,背一晃荡,就会把人掀到谷底喂野兽。“张果老骑驴”前面又一“天缝”,再是丈高的如空中石柱。那“天缝”是“英雄跨步”,石柱“玄天柱”。简直是天险啊天险!当你三桶冷汗地攀越过这“天险难关”,仅只有不到三华里的路程,似乎天下之险全集聚在这三华里的地方。再回头,足让人吓得哭出一桶眼泪来。人们说的“一桶眼泪三桶汗,过得‘五关’方好汉”,就指的是这里。 

    经过那天险之险后,终于来到了铁庙前,不由得双膝跪地,在天空苍穹之处扣下了虔诚的三个响头。 

      


    铁庙不大,通身为铁,凌空高耸,铁顶太兴山(或铁顶武当山)由此得名。传说很久以前太兴山天外天峰处是一片的平地,人们在这宽敞的平地上搭炉炼铁,铸成铁庙。忽一日,山崩地陷,形成了此高峰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的山岩峰柱。当年地陷山崩之际,真武大帝正于此地经过,保护了铁庙未险如地中,而显现玄空石峰之巅,千百年来峰不倒石不垮,铁庙毅力于山石之上而不朽。故此,太兴山敬奉起了真武大帝,庙内塑上了肃穆端庄的真武大帝的铁像。这,显然是神话。  

    太兴山上有“不摸铁顶非好汉”的豪言壮语,随之,有文人墨客称铁庙为“旷世绝景”,难怪那“萧索空宇中”的铁庙,今人,只有“好汉”方能有幸摸到。答案,只有重叠着的四个字:“奇险、奇险”!

    每次到太兴山,时时刻刻地被那重约数千斤的笨重的铁东西,在经过祖先创造奇迹者们挪搬,并送上这天险云外峰尖绝地一直撩拨着心绪,不停地探寻着关于建筑铁庙的惊人故事,时刻在闻听是谁吟出的此千古绝唱。

    如果说,赤手空拳毫无负担的好汉摸到铁庙,简直是一大幸事。那么,当年铁庙建在这奇险峻拔的峰尖绝顶之上。他或他们,简直可以说成是“天兵天将”。只有,也只有天兵天将才能配称。他或他们究竟是谁?莫非是一手抓九条牛尾巴,直拉得九条牛往后倒退的商朝最 后一位 君王帝。辛,是否只有他,才配?  

    在太兴山,关于铁庙的建造所听所闻,至繁至多。其实,许多古迹有之发明创造,令人是无法想象的。究竟对这些发明创造,很多的人不多注意是怎样来的,而且至古于今,许多的变迁,包括造山运动,却安之若泰,很少有人过问了。只是,这太兴山的铁庙有着一种文化的魅力,千百年前建筑时的情形还在沉积之中,当其神秘还没有亮相于人们的眼前时,她依然会使人击节叹赏,心神俱醉,亦必然地会发生出许多的猜测、假设和神话传说。 

    千百年来,太兴山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和驴友们前来探奇,每当登临岱顶、天外峰,你定会领悟出“天上有天”的高妙,不仅从险峰中领悟到坎坷,从温暖的阳光中懂得寒冷的沉默,更重要的是奇特的景致和那古老的铁庙像一颗精心雕琢的玉佩,似撒在青山绿水丛林幽谷云中,岱顶诸峰如佛珠般悬挂在苍绿的天际之中。(传媒新锐卢剑利)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天子峪
    • 下一篇:(散文)抱龙峪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