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民俗>> 民俗文化>>正文内容

    长安人为何把玉米叫御麦

    作者:aet-6768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9日 点击数:

    明孝宗弘治六年,即 1493年3月15日 ,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在这里,他现发了一种“名叫麦兹的奇异谷物。它甘美可口,焙干,可以做粉”(《哥伦布日记》),这就是玉米。四年后,他把这种植物献给西班牙国王。

    1499年葡萄牙人经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505年开始在葡萄牙和印度大量种植玉米。到了1511年,即明正德年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13年,即1518年,葡萄牙人经广东登陆中国,把玉米作为方物进贡给明朝皇帝明武宗。1522年,田艺衡在其《留青日札》中写道:“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金瓶梅》中有叙述,“烧鹅肉”和“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都是大财主西门庆宴请宾客的佳肴珍馐。18世纪中叶,广西的《镇安府志》叙述,玉米在引进之初被列为“果属,以食小儿”。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玉米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推广,当时已有直隶、盛京、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20个省区种植玉米了。地域广阔,其名繁多:玉米(籽实如玉)、番麦(福建)、包谷(皮包之谷)、包谷棒(穗如棒状)、包米(皮包之米)、珍珠米(粒如珍珠)、棒子(河北)、玉蜀黍(川鄂)、粟米(两广)、玉茭(晋豫)、芦谷(安徽)、芦苞(吴越),暹罗米(东北)、苞芦、玉蜀、玉茭黍、大蜀黍、玉菱、玉麦、稀麦、玉高粱、御米、玉豆、六谷、芦黍、红颜麦、薏米包,金豆,玉谷,粑粑等115种名字。

    如上所说,葡萄牙人把玉米进贡给中国皇帝,属于“御物”,1915年出版的第一部《辞源》明确注释:“关中称玉米为御麦。”那么为什么把这个称呼特定在关中,证明关中的玉米种子是由明太祖二儿子秦王朱樉的后代直接从皇宫得来,属于正宗。

    说明一点:有学者研究认为,玉米传入中国的途径分为海路和陆路。陆路又分为两条:一条由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路线;另一条经波斯、中亚到甘肃的西北线。海路则是经东南沿海省份传入内地。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中国就有相关玉米的记载,明代的一部药物学著作《滇南本草》中,就有关于玉米的记载:“玉麦须,味甜,性微温,入阳明胃经,通肠下气,治妇人乳结红肿或小儿吹着,或睡卧压着,乳汁不通。”该书的作者为明代云南省嵩明县杨林镇的滇南名士兰茂,字廷秀,号止庵。生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73岁时卒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0年),这一记载早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倒着贴的“福”
    • 下一篇:关中农村结婚风俗面面观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