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杂文)"诗圣”杜甫的“民生情怀”

    作者:传媒利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8日 点击数:

                                    

     

    今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纪念,深刻缅怀这位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对于当下仍有很多现实意义。  

    杜甫一生写下了大量爱民忧民的诗篇,通过描写灾难深重的农民,刻画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形象,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可以说,杜甫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他成为“诗圣”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民本情结则是他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底蕴。作为社会的良知,杜甫最关心的是人,是一切人的生命、安全与幸福。  

    杜甫写出了大量的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诗歌,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与民交往时从来没有士人的高态,也绝不掺杂轻视厌弃之情,有的只是关爱和尊重。杜甫对下层人民倾注了大量情感,饱含了深刻的爱怜,他曾在诗歌中说“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邻人未曾嗔”。(《暇日小园散病》)   

    杜甫对自然界和人文社会中那些被践踏的“弱者”表现出深厚的同情,寄托了无限的哀伤和悲悯。从《石壕吏》中的老妪一家让人心酸哀痛,到《新婚别》中的新婚夫妇的生死离别让人同情,再到《垂老别》中花甲老人告别老妻,毅然而上战场的悲壮。杜甫将这些劳动人民刻画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与悲悯。   

    杜甫始终将国与民、国与家统一起来,忧国忧民,爱家爱国,深切地同情人民,关怀劳苦大众,无比地热爱祖国,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前后,他的喜怒哀乐完全和祖国命运的盛衰起伏相融合,凸现了一份赤诚的爱国之情。在《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他这样写道:“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在杜甫眼中,山河已破碎,清浊不分;京都朦胧,政治昏暗,他为国为民着想,深忧远虑。安史之乱爆发后,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诗人面对三春美景发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音。唐军跟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唐军几乎全军覆没,面对此,诗人在《悲陈陶》一诗中以“四万义军同日死”和“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刻画了战争的惨烈,以“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写出了人民的痛苦。  

    杜甫从不避讳权贵,他写了很多斥责统治者骄奢淫逸、同情百姓疾苦的诗篇,他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对统治者的种种罪恶行径作了无情揭露和鞭挞。在《兵车行》诗中,诗人描述了百姓哭送子弟戍边的场景,“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把送别者的那种眷恋、悲痛与绝望刻画得细致入微,杜甫把老百姓的苦难归结为统治者没完没了的拓边政策,因此,他在诗里直接地控诉了统治者的拓边政策以及各级官吏的借机征敛。在《丽人行》中,杜甫用“黄门飞革空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写出了杨氏姐妹显赫的地位和繁华的宴饮,揭露了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   

    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他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平民百姓充满了同情,他用诗歌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反映出了贫富悬殊对立的社会现实。杜甫将统治者和劳动人民作对比,一方面写统治者荒淫无耻、穷奢极欲;另一方面则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在《岁宴行》一诗中, 他这样写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以悲悯的情怀反映统治者横征暴敛下黎民百姓悲惨的生活。在这些诗歌中,诗人的笔触是沉重而尖锐的,表达了其真情实感和一种为民着想的民本思想。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鸡窝子
    • 下一篇:(散文)大寺:北方的“香格里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