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杂记)驰名中外的红腹锦鸡

    作者:传媒利剑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2日 点击数:


     

    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又名金鸡,是原产于我国、驰名全世界的一种特有珍禽,因其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而闻名于世。《尔雅·释鸟》中就有关于它的确切记载。它在国内近10个省(区)都有分布,被国家定为二级珍稀野生保护动物。

    红腹锦鸡属中型鸡类,雄鸟羽色华丽,头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上体除上背浓绿色外,其余为金黄色,后颈被有橙棕色而缀有黑边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下体深红色,尾羽黑褐色,满缀以桂黄色斑点。雌鸟头顶和后颈黑褐色,其余体羽棕黄色,满缀以黑褐色虫蠢状斑和横斑。脚黄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全身羽毛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具全,光彩夺目,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类。

    红腹锦鸡栖息于海拔500-2500m 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也出现于岩石陡坡的矮树丛和竹丛地带,冬季也常到林缘草坡、耕地活动和觅食。特别是秋冬季,有时集群多达30余只,春、夏季亦见单独或成对活动的。性机警,胆怯怕人。听觉和视觉敏锐,稍有声响,立刻逃遁,当危险尚远时,多在地下急速奔跑逃窜;当危险迫近时,则多急飞上树隐没。善奔走,途中遇低岩或小片空地时,则展翅滑翔而过。飞翔亦甚快而灵巧,在林中飞行自如。白天大都在地上活动,尤以早晨和下午活动较多,中午多在隐蔽处休息,晚上多栖于靠沟谷和悬岩的松、栎等乔木树上。上树时多从低枝逐级跳跃,盘旋而上,或从邻近小树再往上跳。每当夜幕降临时候,常常可听到上树时翅膀扇动的“扑、扑、扑”声。多栖于离地 4m 以上树冠层树木的侧枝上。通常不群栖于一树,而是分别栖于邻近的几棵树上。 

    红腹锦鸡主要以野豌豆、野樱桃、青蒿、蕨叶、野蒜、悬钩子、酢浆草、蔷薇、胡颓子、羊奶子、箭竹、橡子、华山松种子、稠李、漆树、杜鹃、雀麦、栎树、茅栗和青冈子等植物的叶、芽、花、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小麦、大豆、玉米、四季豆等农作物。此外也吃甲虫、蠕虫、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常常在林中边走边觅食,早晚亦到林缘和耕地中觅食。

    据古籍记载,古代大赦时,举行一种仪式:竖杆,顶立金鸡,然后召集罪犯,击鼓宣读大赦令。因为古人把红腹锦鸡视为天鸡,有时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古人相信,天鸡星动的时候,就要大赦。红腹锦鸡还有一身漂亮美丽的色彩,有人做过统计,在红腹锦鸡身上,竟有朱红、金黄、天蓝、翠绿、浅灰、桔橙、黑、白、棕、褐等色彩,且色彩随其动作变化而变幻,令人百看不厌。

    早在1740年,我国的红腹锦鸡便被探险家和商人传入欧洲。当时在欧洲,红腹锦鸡相当昂贵。有钱有身份的人往往把锦鸡羽毛插在冠帽上,以炫耀富有。

    1786年11月,有人在美国的弗吉尼亚赠送给乔治·华盛顿一对红腹锦鸡,这也是最早到达北美的红腹锦鸡。100多年后,在美国的许多州,包括夏威夷都饲养和释放过红腹锦鸡。在英国苏格兰西部高地的几处私人庄园里,当时生存着的红腹锦鸡,也是由中国传入的。再后来,红腹锦鸡越洋过海,足迹远达加拿大、法国、南非等地。

    饲养红腹锦鸡最著名的外国人,当首推国际雉类协会主席基斯· 霍曼 博士,这位在他位于伦敦的阿斯米尔庄园里饲养着中国古老珍禽——红腹锦鸡的现代英国人,在其专著《雉类饲养与管理》中,用较大篇幅介绍了红腹锦鸡,并把其印在专著封面、封底上。

     


    我国还在1979年发行了一套红腹锦鸡特种邮票,足见其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红腹锦鸡在科学研究史上具有不取代的重要地位。80多年前,中国现代鸟类学研究的泰斗 郑作新 先生,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求学,攻读动物发育学。一个偶然机会,他在学校的标本馆里看到了来自中国的红腹锦鸡标本,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民间传说中的凤凰——锦鸡,他为锦鸡的美丽所震惊,郑作新决定放弃动物发育学研究,回国专门研究鸟类学,改变中国生物学研究完全由外国人主宰的局面。

    回首历史,我们应该感谢锦鸡,是锦鸡影响了中国现代鸟类学研究的历史,它与 郑作新 先生结缘,让他用一生的岁月,开创了中国鸟类学研究的事业。1930年,郑作新回国,任福建协和大学动物学教授兼系主任。他带着学生到野外观察、采集鸟类标本,举办鸟类展览,让学生对鸟类发生兴趣,在一张白纸上开始了中国鸟类学研究,郑作新也因此成为中国现代鸟类学的奠基人。1973年,郑作新出版了《秦岭鸟类志》,书中详尽地介绍了秦岭山中的锦鸡。1980年,郑作新倡导组建了中国鸟类学会,专家们一致决定:会徽就是一只美丽的红腹锦鸡。多年来,红腹锦鸡作为中国鸟类学术界的标志性象征,已经深入人心。

    郑作新和锦鸡的情缘一直持续终生,晚年的他看到了一份材料,说秦岭山中佛坪的红腹锦鸡,分布密度达每平方公里近4只。这个消息让90岁高龄的郑作新院士眼睛一亮,他派自己的博士后研究生丁长青,到秦岭和保护区工作人员一起合作开展红腹锦鸡的生态研究。红腹锦鸡的种群壮大,食物种类达到120多种,这样的结果,使 郑作新 先生非常欣慰。

    红腹锦鸡是幸运的,它曾经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了“代国鸟”的传奇,在北京召开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上,礼仪小姐需高举绘有各参赛国“国鸟”的引导牌,由于我国没有确立国鸟,为此在开幕式前,中国鸟类学会等单位反复讨论,最终选择了红腹锦鸡。当中国代表队步入会场,引导牌上那只魅力四射的红腹锦鸡,立即赢得各国代表的热烈掌声,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中国鸟类协会副理事长许维枢曾经说:“中国的版图就像一只跃然纸上的大公鸡,而中国是世界上雉鸡类最丰富的国家,中国是世界雉科鸟类分布的中心地带之一,全球总共约130种雉科鸟类中,中国有55种,可称为是雉类王国。以雉鸡类中最漂亮的鸟儿红腹锦鸡作为‘代国鸟’,与中国的版图形象相对应,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在2008年爱鸟周前夕举行的《中国鸟》邮票首发式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副理事长孙悦华透露,“作为中国稀有特种鸟类,红腹锦鸡将有望当选为国鸟”。“目前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确定了自己的国鸟。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应尽早确定自己的国鸟。”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秦岭深处祈听鸟鸣
    • 下一篇:(散文)鸡窝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