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名家赏析>>正文内容

    (散文)广和客栈叹凌霄

    作者:郑长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0日 点击数:

    赊店的一条老街里,藏着一处老院落,幽幽院落里盘着三棵神奇的树:两棵粗实的,交错拥抱,使足着气力向上伸展,到顶端,结成一片生动的蘑菇云;一棵势态看着年幼的,虽稍显单薄,但其独立的性情,也是令人肃然起敬。这三棵各具风度的老树,相依一处,甚至合为一体,呈一家和睦团聚、其乐融融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它们绝对不是什么寻常之辈了。

    这三棵树,就是赊店广和药店后院里的凌霄花树。

    凌霄花,原名“紫蔚”,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有详细的描述:“凌霄野生,蔓才数尺,得木而上,即高数丈,年久者藤大如杯,初春生枝,一枝数叶,尖长有齿,深青色。自夏至秋开花,一枝十余朵,大如牵牛花,而头开五瓣,赭黄色,有细点,秋深更赤。八月结荚如豆荚,长三寸许,其子轻薄,如榆仁、马兜铃仁,其根长亦如马兜铃根状。”

    有关资料记载,赊店广和堂后院的三株凌霄花树,均栽于清乾隆四十七年,距今有220多年历史。据专家考证,那两株“夫妻凌霄花树”其实际树龄已经有三百年了。

    去年八月,在广和客栈小聚时,初见凌霄,恰风华正茂,满树灿烂,花团簇拥,好一派华贵雍容气象,欣欣然,疑为豪门花园,或梦入画图。更有异香盈鼻,端详良久,不忍离去。今年二月,再来广和客栈,是众人陪同,繁华落尽,一树骨感,遒劲枝干,于寂寂院落,成仿古根雕。花未开,高高柱头点满诱人的小疙瘩,一个挨一个,密密麻麻,想必每一疙瘩都珍藏着一个青春的心事吧。我近近地看,远远地瞧,不知不觉登上了广和客栈的二层楼顶。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放眼望去,这庭院,这楼台,还有这满院的幽雅,恍恍然,我竟不知此刻身飘何方何地了。

    驻足良久,我好奇地问院子的主人,这凌霄花究竟是花还是树?

    他开始笑而不答,看我寻思,便平静地告诉我,是花树。

    于是,我更是雾里看花了。

    那分明是花仙,是树人啊。一种花,经历了几番生命的轮回,就漫漫地修炼成一种象征了。我们何必在乎它们是花还是树,是人还是神呢?

    身后,不知谁脱口而出:“其实,这凌霄花树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众人回头望去,是一年迈而文雅的老者。有一个短暂的瞬间,我顿生恍若隔世之感。继而似曾相识,顿悟“天机”,心中悠悠然,妙不可言哉!

    想着老先生的话,我平静地注视而去,他那张皱纹密布的脸上,一如冬夜的天幕,闪动着的梦幻的灵光……

    一转眼到了晌午,我们就在广和客栈主人早已安排好的永和厅落座。众友谈古论今,品茶吃酒,欣欣然,春意盎盎。于是,有人提议举杯,酒过三巡,提议再举杯,却有人举不起来了。问之,答曰:不胜酒力。无奈,为缓和气氛,只好暂罚讲个故事,要求情节精彩了才可,不精彩照样罚酒。所以,此君很是用脑,故事从此拉开序幕。不知何时,这边也是酒兴正酣,猜枚划拳之声此起彼伏。大概是因为我是客人吧,众人多是恭敬,没让多喝,所以,就有工夫斜着耳朵听些故事了。

    故事的确精彩,句句不离“凌霄”,让我除了惊叹编故事者的水平外,对广和堂的凌霄花更是另眼看待了。

    且听故事吧:相传,在闽西一个叫龙地的山村里,住着一户姓董的财主,他有一个女儿叫凌霄,生得如花似玉,又会吟诗作画。        

    女儿大了,董财主和老婆商量给她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便托亲求友四处择婿。可他们哪里知道女儿凌霄早已深深爱上了年轻英俊、勤劳善良的长工柳明全了!善良的凌霄姑娘常常背着爹娘把好吃的东西送给柳明全,还悄悄地为他缝制新衣裳,俩人山盟海誓生死都要在一起。

    这事被财主和他老婆知道了。财主怒气冲天,命令家丁把柳明全毒打一顿后,丢到了荒郊野外。不到天明,柳明全就断了气。第二天,村里乡亲们把柳明全埋在了村外的小河边。没过几天,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柳明全的坟堆上长出了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柳树,缠绵细长的柳条,随风飘动,好像一串串泪珠。

    凌霄姑娘因违反家规被董财主监禁起来,她日夜不吃不喝思念着柳明全。没过几天,就变得面容憔悴。一天,丫环偷偷告诉凌霄姑娘,柳明全已死去十余天了。这时,凌霄姑娘像疯了一样,冲出家门,跑到了柳明全的坟前,拜了三拜,便猛地一头撞死在大柳树上,霎时变成一棵木质藤,藤条围绕着柳树干向上爬,一边爬一边长粗,不大一会儿功夫,就和柳树长在一起了,枝头开满了赤色的花朵。

    后来,人们发现凌霄姑娘变的花,能医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和血崩等疾病。从此,为了纪念凌霄姑娘,人们就把这味中药起名叫“凌霄花”,并一直沿用至今。此花除观赏价值外,还是一味传统中药材,具有行血去瘀、凉血祛风之功能,能治很多等病呢。

    故事讲完,一箱“赊店青花瓷”也就差不多剩下半瓶了。皆大欢喜中,有人却埋怨酒没喝好,但有人却醉得一塌糊涂了。于是,有人就责怪讲故事的朋友说,谁让你讲到大家心里去了呢?无奈,此君只好笑脸相陪,心花怒放着把桌上剩的酒全喝了,算是自罚。众人这才正式吃饭。

    席间,主人介绍,社旗广和堂中药房,创立于十五世纪中期,掌柜是陕西人,名叫张思孟。当时有门面五间,店后仓库作坊十间,住房二十余间,店员40余人。乾隆四十七年从赵河南东怀街迁建于此时,老掌柜从山西老家带了几棵凌霄幼苗栽在店后庭院,以贺乔迁之喜,祝愿药店像凌霄花树一样繁荣昌盛,流芳百代。“广和堂”一直以诚信立店,制药精良,扶贫恤孤,舍药义诊,驰名远近,生意就像院内盛开的凌霄花一样红红火火。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真实性的传奇,坐标式的人物,其命运都大抵如此。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三百年来,这三棵凌霄花树,先是道光年间因药堂徒工加班制药不慎而引火烧身,一下子烧毁麝香2斤,水银10多斤及其它多种名贵中药材,价值万金;后来“广和堂”又历经两次大火,都受惠人鼎力相助,得以重建。店内的三棵凌霄花树历经三重烈火而不死,至今依然挺拔傲立,且根深叶茂,被河南省农科院研究人员称为“中原第一树”,受到世人敬仰。我想,也许它们心中都藏着一个永不磨灭的大梦吧。

    要不然,为何会尽管千难万苦,一任风吹雨打,依然那么执著地坚守着,无悔地怒放着——凌霄花啊,你在这幽幽的古镇,在这寂寂的“深闺”里,受了多少误解,遭了多少灾难,却一直不声不响地芬芳着,静静地等待了三百年,足足三百年啊!这三百年的等待,是不是就为了一个百年相约,为了我今天这个过客幸福而灿烂的到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丽江惊艳
    • 下一篇:(散文)大寺之春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