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本站动态>> 网站简介>>正文内容

    长安人网站隆重推出“2011年度十大热点人物”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2日 点击数:

     

    长安人网讯  继长安人网站2008年、2009年、2010年相继推出十大热点人物之后,这些长安人物在长安区内外产生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长安人及长安热点人物的品质精神誉满长安区内外。为了将“十大热点人物”长期坚持推出,彰显长安新时期人文精神风貌,树立学习楷模,本网站再次根据2011年长安区年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传媒、宗教、基层等各界领域社会关注度和网友点击率,综合参考新闻媒体的有关报道,本网站隆重推出长安区“2011年度十大热点人物”,他们分别是: 兰喜吉、王江、王德义、骆浩、张焕茹、魏鸿源、杨勇、宽昌、伍旗国、杨远华。以下为本站对这“十大热点人物”的点评和事迹介绍:

     

      

     

    兰喜吉:诚信品质壮大地产经济 慈善助残塑造企业灵魂

     

    事迹介绍:

    兰喜吉,西安市长安区沣惠人。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市政协委员,长安区政协常委,长安区工商联合会主席,西安吉源企业集团董事长。

    西安吉源企业集团在兰喜吉的带领下以商业地产开发、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国内顶级商业形态的经营为发展方向,通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优势,搭建现代物流交易平台,建立强大的品牌战略联盟,实现多赢。拥有西安吉源房地产集团开发有限公司、西安吉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长安樊川湖旅业有限公司、西安安达建材有限公司、西安吉源物业管理公司、西安吉源房地产销售公司等成员企业。经营范围涉及房地产开发、经营、建筑、建材、物业管理、游乐、会议接待等,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实力的综合性经济实体。

    兰喜吉的经营核心理念是:品质、安全、环保。管理机构健全,设有党支部、工会等数十个职能科室。年开工开发建设面积15万平米以上,年交付使用面积8万平米以上,年产值1亿元。

    近年来,兰喜吉的吉源企业集团坚持"把诚信融入劳动,用质量塑造尊严"的宗旨,先后被省、市、区政府评为"文明单位"、"明星企业"、"先进单位"、"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诚信纳税会员企业"、"优秀私营企业",获得了"贡献奖"、"创新标兵"、"纳税功勋"、"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被评为"AAA"级信誉企业。

    2011年11月9日,西安市慈善大会对热衷慈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兰喜吉荣获“西安慈善爱心人士奖”,受到西安市政府的表彰。

     

    2、王江:远离浮躁痴心研艺事, 书坛黑马前程当无量

     

    事迹介绍:

    王江,1971年,生漏砚斋主,陕西长安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陕西省九届、十届青联委员。2011年6月23日,在西安市书法家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当选新一届副主席。2011年12月,由陕西省青联、省书协主办的“长建杯”陕西省青年书法优秀作品展在省美术博物馆隆重开幕。王江荣获“陕西省优秀青年书法家”称号。

    王江,一张憨厚朴实的脸,斯文而儒雅。言语不多,可身上分明弥漫着一种文人雅士的书卷之气。然而,就是这个甘于寂寞、不事张扬的年轻人,却与书法艺术结缘已久,青春的岁月里,他临池不辍,如痴如醉,挥洒泼毫着一片属于自已的人生风景。去年王江西安市发起成立了城南书社,这是一个专门的书法艺术家交流讨论的地方。每两周一次,王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聚集一群书法爱好者,通过彼此交流学习,提高各自水平。

    天道酬勤,王江的书法艺术及其艺术传承精神,正在声誉鹊起,渐入佳境,在各类赛事中屡屡获奖,,也在陕西书法界中为大家所熟悉。

     

    3、王德义:潜心研究沣镐遗址文化  历史遗产保护“薪火相传”

     

    事迹介绍:

    王德义,1946年7月生于陕西长安,现任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总经理。2011年6月,获评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

    王德义的老家在长安沣镐遗址保护区,自小受到古代文化影响,立志为家乡文化遗产保护做点贡献。他不遗余力地守望、传承周文化遗产,长期对周沣镐遗址进行潜心研究和实地调查,在省文物局和文物保护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帮助下,主持编制了《实施周沣镐遗址整体保护及遗址调查、勘探方案》。该方案深入分析和阐述了沣镐遗址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地区社情、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及遗址信息不足影响遗址保护等问题。此方案已被国家确定立项。 

    在首届中国文化遗产日庆典活动中,王德义出资20万元资助国家文物局、中央电视台在陕西韩城开展“文化遗产日”直播宣传活动。从2008年开始,王德义出资长期为陕西基层文博单位免费赠订《中国文物报》,扩大文物保护宣传影响。1996年,他筹集1万多斤面粉救助陕西商洛灾区贫困百姓。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他慷慨捐款10万元,向灾区人民献大爱之心。1999年,他筹集50万元并自己出资30余万元为家乡新建一座学校。

    40多年来,王德义带领陕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承担了省内基本建设项目用地2000多万平方米和2200余公里铁路、公路建设的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工作,共发现古墓葬数千座、古文化遗址数百处,向考古科研部门提供文物勘探成果报告数千份。2001年在西安市北郊勘探中发现著名的北周安伽墓,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骆浩: 警营才子赋诗词工书画  为人从艺步入星光大道

     

    事迹介绍:

    骆浩,字无极,1978年6月生于长安。现为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全国公安诗词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书刻委员会委员。2011年12月,受聘为长安人网站副站长。

    2011年8月16日,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修班开学典礼在北京举行,本届公安作家研修班由中国作家协会、公安部政治部、鲁迅文学院、全国公安文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联合举办。骆浩作为陕西省公安系统的唯一代表参加此次研修班,骆浩借此次学习研修的机会,勤学善思,刻苦钻研文学艺术创作的理论和技巧,不断提高创作水平,提升创作素质,为提升陕西公安队伍文化的“软实力”再作新贡献。

    2011年11月22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午在北京开幕。骆浩荣幸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再次为长安、乃至陕西文坛争得了荣誉。

    骆浩年少笔老,吟词作赋,斐然成章,赫然成卷。从警数载,不忘舞文弄墨,文艺评论家马河声说:“骆浩年龄渐长,羽翼渐丰,有古典才子气象,其大造就欣然可期”。

     

    5、张焕茹:身残志坚自学成名医  孝亲敬老走好人生路

     

    事迹介绍:

    张焕茹,出生与1960年1月,长安区东大街道办事处东大村农民,优秀乡医。

    张焕茹不到两岁时,因患小儿麻痹并留后遗症,导致双下肢瘫痪,一直爬行了六年多,13岁初中二年级时,他就从师学医。其后被推荐到村合作医疗站工作。1982年被迫离开合作医疗站,凑砖凑瓦搭起小棚,借钱借药,开始个体行医。1985年为了充实才干,他克服困难,奇迹般的每周去西安面授。风雨无阻,读完了六年多的《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他刻苦钻研业务,善于摸索实践,经常尝药试针,凭着精湛的医术,良好的态度,救死扶伤的精神。三十多年来基本能够运用中西医及针灸理疗等医治农村的各种常见病与多发病。他并一直为本村贫困户及残疾人常年免去一切费用诊治疾病,他渐渐的成为东大一带小有名气的医师。

    他不但孝敬自己的父母,也很尊敬和关心村里的老人。他用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意志,改变了残疾人给社会带来的负担、给家庭带来的包袱、给亲朋带来的累赘;他用不懈的追求,谱写出无悔的人生,他以精湛的医技,良好的医德,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的品德,回报了社会,真正的为人民服了务。

    张焕茹身为一名残疾人却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自强、自立,勇于拼搏。自学成医,发挥特长,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恤老怜贫,无私的奉献爱心,展示了人生的价值,改变了人们对残疾人的鄙视,赢得了乡邻的高度赞誉和尊敬。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的一位新闻人物。1998年被市.县.乡评为“敬老好儿女``,被省老龄委评为陕西省“十佳孝星”“伟志杯”三秦敬老好儿女,2000年被县残联评为残疾人“自强模范”。2011年12月荣获陕西省“十大孝子“、 “志强模范”荣誉称号。

     

    6、魏鸿源:学通词赋歌锦句于九域   雕龙擅美堪称文苑俊杰

     

    事迹介绍:

    魏鸿源,陕西长安人,1972年出生。现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辞赋论坛版主、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理事。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在职英语研究生,供职于西安市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室。以教书育人安身,文以载道立名,阅古今圣贤,悟世事沧桑。不以文字为生,但以文字为药,济世二三。业余喜辞赋、迷戏曲、钟楹联、好音律。

    2011年4月5日,辛卯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大院隆重举行。陕西省公祭轩辕黄帝陵工作委员会2010年发出公告,面向全球征集辛卯(2011)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祭文,通过对全球100余篇的征文评选,长安区教育局魏鸿源与大长安文化沙龙负责人张军峰双双获得征文二等奖,其中,这也是魏鸿源继2010年“盛世钟鸣、祈福四海”全球三字经征文获唯一金奖后的又一大奖。

    2011年12月5日,魏鸿源的文集《古韵心禅》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集合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八十七篇,以赋文为主,包括秦腔剧本、现代诗歌等多种文体,内容丰富,有为友人所做的贺词、有作者在祈福三字经征文、公祭黄帝陵征文中的获金奖作品等。文辞精美、真情动人,书中还收录了网友及省内外名人对文章的点评。专家学者认为本书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收藏价值,是长安区文学界和陕西省文学界的又一大收获。

    文艺评论家赞誉魏鸿源先生:“文苑之俊杰也。其人才继诗骚,学通词赋。歌锦句于名区,仰先哲之逸轨。先生之德,足以育人载道;先生之志,在乎效圣追贤。吐凤标华于九域,雕龙擅美于三秦。韵源于古,其曲自高;禅起于心,其思必远”。

     

    7、杨勇:农民青年自愿捐骨髓救人  无私奉献精神感召区内外

     

    事迹介绍:

    2011年11月21日上午,长安小伙杨勇自愿来到了唐都医院,向北京一名患白血病的17岁高中生捐献造血干细胞。小伙说,“既然我知道这个孩子只有我才能救,如果我不帮助他,我会一辈子睡不安稳。” 。朴实的杨勇说,“今天帮别人一把,今后咱遇到了困难别人也会帮助的。”   

    今年31岁的杨勇是子午街道西水寨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在西安某家物业公司当保安,他现在的另一个身份是西安市第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早在2006年3月24日,杨勇就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的血样采集,光荣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1年11月24日,长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董兆为带领区文明办、团区委专程来到子午街道,看望慰问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西水寨村小伙杨勇,为他送去了鲜花、慰问品和慰问金。董兆为指出,杨勇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白血病患者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反映出长安区在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优秀成果。董兆为希望全区深入、广泛地宣传杨勇的事迹,激励更多的青年加入到爱心事业中来,发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点燃生命的希望,用实际行动体现长安青年无私奉献、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风貌。

     

    8、宽昌: 寺院住持网上开博客表心声  奔走呼吁挽救华严祖庭危境

     

    事迹介绍:

    宽昌法师,法号大兴,俗姓陈。现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学院佛学硕士、北京大学访问学者、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陕西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西安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2006年11月,任西安市长安区华严宗祖庭华严寺住持。至此发愿中兴华严教义、重建华严祖庭。

    自2006年起,住持宽昌法师和十余位高学历青年僧众,在一片荒废的情况下多方筹资,改造了原有殿堂,新建了斋堂、华严三圣殿、止观堂、寮房等建筑,暂时解决了生活、活动场地等困难,整体重建事宜将在今后按规划逐步进行。目前寺院按照丛林规矩,注重文化教育和道风建设,并常年举办讲经共修等活动,为教内外人士所前往乐道。

    2011年5月22号,6月30号,9月到10月华严寺发生大面积滑坡,院前后山体出现大面积滑坡,多处建筑被毁,祖塔及殿堂建筑基础严重塌陷,情况危机。对于正处修复重建之际的寺院来说,真是雪上加霜。为此,宽昌法师多方呼吁、四处奔走,他及时向省市区宗教局和佛教协会汇报,立即已着手排除危险,并在网上开博上传华严寺的所面临的现状,他在自己的博客告示中写道“用佛法贯穿生活,用佛法解脱自他。”重建华严祖庭是佛教界共同的心声,需要大家来共同成就。

    2011年11月26日,长安区政府邀请国家文物局、国土局有关专家和陕西省有关专家以及规划、宗教、文物、国土部门领导、佛教界人士到现场考察,随后,在常宁宫休闲度假山庄召开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华严寺塔保护专家研讨会”,以明确下一步的具体保护方案。

    2011年度雨水偏多等多种因素导致华严寺三次滑坡、千年古塔处境危险引起相关部门及全国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也使华严寺住持宽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人物。

     

    9、伍旗国: 致富不忘乡亲传佳话  金牌孝子事迹人人夸

     

    事迹介绍:

    伍旗国,1974年生,长安区细柳街道伍家堡村人,在他打工致富之后,不是用辛苦挣来的钱享受一把,去游游四海,逛逛五洲,周游世界各地,而是用百万元巨资,自费给村子的老人们建了一座近2000平方米活动中心,伍家堡老年活动中心盖起后,年年都添新东西,年年都有新内容。如今中心设备齐全,设施齐全,健身器材样样有。自从有了这个老年活动中心,每天从早到晚,活动中心就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场所。

    伍家堡有五保户,单身户六人(户),60岁以上的老人78人,按说国家给五保户也有照顾,对老人有养老保险,伍旗国觉得他应该给这些老人,五保户照顾,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从2008年到2011年连续四年,伍旗国在每年的春节前,给堡子的五保户,单身户以及全村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送大肉五斤,另外还给每个老人二十到一百元的红包不等,有些人家还给送米。一年下来仅此一项,就是上万元。2010年重阳节,为了使堡子60岁以上的老人过好自己的节日,伍旗国出资设宴宴请全村老人欢度重阳节,另外还出资上万元请来了秧歌队,秦腔剧团给老人助兴。

    扶危济困,重点帮助。2007年,村民伍建新患肾上腺肿瘤,对伍建新来说,这真是跟天塌下来了一样,想住院治疗,无奈家庭贫困,拿不出钱医治。伍旗国闻知后,拿出两万元帮其治病,并用自己的小车接送去医院检查治疗。在他的帮助下,伍建新由于治疗及时,病情痊愈。伍建新康复后,伍旗国又拿出五万元帮其建起了木炭厂,并提供周转资金让伍建新干基建小工程,扶帮他共同致富。

    2011年9月16日,西安市“十大金牌孝子”颁奖大会隆重召开,伍旗国荣幸当选。

     

    10、杨远华:孝老爱亲人间好媳妇  道德模范奏响和谐曲

     

    事迹介绍:

    杨远华,女,46岁,长安区五台街道西甘村西甘村村民,1985年她嫁给了西甘村的王乃利,这在全村引起来了不小的轰动。当时家里人口多,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小叔子,家里只有几间破旧的瓦房,生活十分艰难。踏入这样的一个家庭就意味着要为这个家庭无条件地付出。但杨远华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个家的贫困现状,靠自己的勤劳让这个家富起来。两年后,两个小叔子也都相继结婚生子,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们的日子稍有起色的时候,婆婆因中风一病不起,瘫痪在床了。两个弟媳妇因受不了穷困的生活相继离家出走,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她家的生活一下子又跌入低谷。杨远华既要照顾自己两个孩子的吃穿、还要照顾两个弟媳妇留下的两个孩子,更要照顾婆婆的吃、喝、拉、撒,两个小叔子的洗衣吃饭。对一个身单力薄的杨远华来说,每天的生活就像高速旋转地陀螺。她太辛苦了。乡亲们劝她歇歇,她总是微微一笑说:“没关系,都是份内的事情”。她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者周围的乡亲们,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婆婆瘫了有十年了,公公有两年生活不能自理了,可远华并不这样,她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为老人操劳着却没有任何怨言。家中经常有亲朋乡邻出入,见远华把老人服侍的这么好,都感慨道:像这样的好媳妇如今太少了。

    2011年杨远华被评为西安市十大道德模范。2011年10月28日,在第二届陕西省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尚德礼赞》的仪式上,在128名候选人中,杨远华荣获第二届陕西省道德模范--孝亲敬老模范提名奖,成为长安区唯一一名获得此项荣誉的人。

    从杨远华身上,我们看到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她感人至深的事迹,她勤劳、朴实、善良、仁爱的精神,正影响着更多的人,她孝老爱亲的行为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为建设和谐新农村奏出了最动人的音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剑利,公益路上的长安人
    • 下一篇:“长安人”网站标识说明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