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卢剑利>>正文内容

    (杂记)镇安云盖寺:秦岭深处的"小上海"

    作者:卢剑利 来源:凤凰博报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9日 点击数:

    陕西省镇安县云盖寺镇风光
     

      陕西镇安县云盖寺古镇街道

     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听说县西北 20公里 的云盖岭上有一个云盖寺,始建于唐朝。过去曾是安康通往西安的交通要道。境内古寺、古街、古桥及古建筑较多,其中的云盖寺及云盖寺镇老街、太阳山乾初洞摩崖题刻等均属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盖寺,因寺古年久,名人云集,历史地位与人文价值甚高,影响古今。云盖寺不仅是皇上敕建的著名寺院,也是一座环境优美、景色幽雅的佛寺园林。碑载:云盖寺古刹多僧居终南奥区,亦桃源仙境之地。这里集名人女皇、秦王、诗人贾、白,寺观殿、堂、楼、阁,自然山、水、石、洞于一体,素有南山神秀之区之美称。面对巉岩壁立,乐天古洞,洞中有洞,洞深数十里,北通紫桥寨,上通仁迩寨。洞中钟乳,云石千奇百态,星罗棋布。次有“崲峪烟水两岸山猿随声远,迷魂阵里几群羚牛扑面来”的绝景,吸引了广大游客来此观赏,或吟唱咏和,留下了不少诗篇和感人事迹。

    为什么叫云盖寺,有一种说法是在盖正殿时忽然乌云遮盖,故名;另一种说法是寺南香炉山,上有三眼天坑,下有瀑布泉,地气喷薄冲霄,经常大雾弥漫寺院,故名。还听说建寺前,秦王李世民南征凯旋,路过仁迩川曾题瀑布诗。嗣后,贾岛、白居易二人游憩云盖寺,唱和乾初洞,于是寺南又盖起阆仙堂、破凤台(贾、白作破风诗于其间)、漱玉台、招凉亭。自然景观有圣灯晚照、云盖晓钟、香炉峰、瀑布泉。诗人流隐,名山古刹的知名度倍增(旧志上有记载)。那时云盖寺为山南东道上等大寺,寺里的僧侣有一千多人,拥有9楼18殿,鄂、豫、川、陕、甘诸省前来朝圣和览胜者甚多,每年2月22日庙会期,朝供进香的僧侣、信徒多达万人。


     
     云盖寺因寺扬名,交通要道成就昔日“小上海”


     云盖寺座落在云盖寺镇,有趣的是,你在镇安打听云盖寺,他们会告诉你在云镇,因为当地人把云盖寺镇叫做云镇。云镇在这一带很有名,是柞水县和镇安县合称的三大镇之一,在商洛地区也是有名的古镇,被称为柞镇的“小上海”,过去是西安到镇安必经的一个城镇,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云盖寺位于云盖寺镇的一端,现在已经没人能知道云盖寺究竟始建何年何月,现在能查到的云盖寺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明《一统志》中写道,“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妙达禅师奉敕扩建,殿宇宏丽,遗址犹存。”


     在当地,更多的则是武则天下诏敕建云盖寺的传说。公园691年,武则天下诏全国各地建佛寺,寺院十分兴盛。在此期间,武则天敕命建了“安业县”即今天的镇安县,敕命建云盖寺也在情理之中。1840年清道光年间,西安府州教谕胡启祥(云盖寺人),曾撰《云盖寺高庙碑》记:“外无可考者,惟云盖寺断碑两截,首镌重修,大唐敕造。”

    有历史资料介绍唐太宗曾到过云盖寺,寺左有飞如喷雪的瀑布泉,如今由于水源变化,只有溪流而无瀑布。寺右仍有白居易曾到此与贾岛吟诗唱和的白侍郎洞。贾岛曾吟:“一山来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附近尚有灵岸寺,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秦岭深处,水清气爽,尚有月河风景区、香炉山、塔云山风景区和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等好去处。


     贾岛诗作还有《夜宿云盖寺》:“床头枕是溪边石,井里泉通竹里池。宿客未眠过半夜,忽闻山水到末时。”白居易也在唐宪宗时常出游,在云盖寺作诗:“长老何方去,下山化瓦梁。分明云盖寺,那须瓦与梁。愿言体托钵,施主是穹苍。云遮菩萨顶,瓦盖众僧堂。”

    是不是皇家敕造虽然还未有定论,然而云盖寺确实是一座宏伟而又不失秀美的佛寺园林。全长 3500米 ,平均宽 500米 的云盖寺前后修建九楼十八殿,寺院殿堂楼阁布局严整,规模恢弘,里面除了有藏经楼、讲经楼等楼外,甚至还有戏楼、餐饮楼。有碑载:云盖寺古刹多僧居终南奥区,亦桃源仙境之地,吸引了广大游客来此观赏,或吟唱咏和。


     遗憾的是,云盖寺的兴盛并没能延续下来,几经劫难,毁于战火,到了1146年金攻占陕南,云盖寺已是残败。虽然在1440年,明朝僧人清潭矢志重修云盖寺,经历20余年竣工,到了清嘉庆至同治初年,农民起义军王聪儿、蓝大顺、太平军等,数次转战镇安与地方乡勇激战,使云盖寺建筑群屡遭破坏,寺沟口附近,许多殿堂毁作“万人坑”(1958年修合作医疗站时挖出白骨几百箱)。到中华民国末年,云盖寺仅存前殿和后殿。


     云盖寺所处位置北依秦岭、南望汉水,自古就是北通长安、南入巴蜀的交通通衢,也是古驿站所在地。相传秦王李世民南征班师回长安时,途经的云盖寺就在官路上。到了唐朝中期,云盖寺扩建后,民众毗邻而居,小镇规模空前,云盖寺镇也就伴随云盖寺而声名远扬。

    自唐宋以来,云盖寺镇就成为四周商贾经商、居住的首选之地。特别是到了明清之时,云镇成了镇安乃至南北的交通枢纽,显得十分繁华。从西安来的客商走山路至云盖寺后,继而在镇安柴坪码头换水路走汉江至安康。川陕鄂豫的百货、山西的食盐、陕南的特产多在此集散,形成了享誉陕南、关中的“四大源”、“八小号”,被人誉为“小上海”。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乱纷飞,捐赋繁杂,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商家多有破产,店主纷纷返回原籍。然而在秦岭深处,云盖寺镇良好的交通环境仍然让镇安县第一家国营企业——商洛贸易公司云盖寺支公司于1951年在云盖寺镇成立,带动了云盖寺镇商贸业的发展。每逢三、六、九日,方圆数十里的商贩、村民蜂拥于此,集市异常活跃。    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铁路和公路交通的发展,西安到安康的公路北移,云盖寺镇失去了南北交通枢纽的位置,慢慢变成一个普通的乡间小镇。


     云盖寺于1949年建立云和乡,1961年成立公社,1963年成立云盖区,1984年更名云盖寺镇,1997年将柞水县红洞乡并入云盖寺镇。全镇9个村,13551人,有金、钒、铁矿,钒矿为西北之首,盛产栗子、胡桃等。

    1950年后,前殿神龛拆除,厢房改造成为云盖寺区公所办公用房,现已成为云盖寺镇政府的办公地点,仅存的后殿成为镇政府会议室。人们只能从依稀可辨的屋檐彩绘和石刻上看出些寺庙的痕迹。辉煌一时的云盖寺几乎完全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村民们转而在山头上另建了座小庙来慰藉灵魂。

    云盖寺镇虽然借云盖寺而得名,云盖寺却因镇而久远。尽管经济发展慢慢萧条下来,云盖寺镇的独特历史文化却给了这个小镇另外的发展途径。

    随着外来人员的增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大量湖广移民的到来为小镇融入了不同于关中、陕北的独特南国格调。这些来自长江、汉江下游的“下湖人”不仅带来了他们的方言,还引入南方的建筑风格,用石板铺地,临街房子为三间连一间的木结构房子,可装可卸,可商可居。民居白墙灰瓦,高高的马头墙比肩而立,典型的江南徽派建筑,屋檐下彩绘,屋檐上是瓦雕,房顶是加廊楼阁,女眷们观客赏灯可凭栏而立。院内,园中都有一方天井,方方正正,水在其中,可饮可濯。令人惊奇的是,小镇地底下似乎有天然的排水系统,虽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存的老屋从来不会有淤积的水排不出去。穿过天井后的屏风就是后花园。站在高处看,古老的云盖寺镇就像一只船,在大山中飘摇而过。

    现在的云盖寺镇有两条街道,前街为古街,现存的大部分建筑是清乾隆以后遗留下来的。前街全长 380米 ,住户87户约400多口人,有大小不同的四合院40多个,保留较为完整的有31个。

    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2012年春,镇安县启动了云盖寺镇古街古镇保护开发工程。为此镇安县新规划了镇云新区,全面启动云盖寺古镇保护开发工程,恢复重建水旱码头,使昔日人流如织的古镇再次恢复原貌。连日来,镇安县上30多名干部会同有关专家,加紧规划古镇、古寺、古街,计划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保护开发工程任务。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杂记)杨贵妃墓:西望长安,触景生情
    • 下一篇:(散文)秦岭深处祈听鸟鸣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