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魅力长安>> 文化长安>>正文内容

    历史遗迹遍地 探寻长安子午古道

    作者:aet-6768 来源:第一旅游网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9日 点击数:

     

        南豆角村

        南豆角古城

        南豆角村是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一场特大山洪将东豆角、西豆角村完全摧毁。村民北移始建南豆角、北豆角。为了防匪患建了城堡,现有南北城门两座,依然保持当年风采,“南北城堡一眼望,古村新街二厦房”已是进子午峪第一道风景。

    千年古柏

        千年古柏

        那场山洪使许多村民流离失所。为祈福平安村民门在南城门外村口种植了两棵柏树,并将当地土地爷石像立于树下。一千多年过去,两棵柏树苍翠碧绿昂首南望。而社公爷石像已被风化剥蚀难以觅踪,村民们近年又重塑社公爷像并立于原址,这样一千多年共同守望又得以继续。

    干砌石拱桥

        干砌石拱桥

        出南豆角不足一公里,一座干砌石拱桥映入眼帘,若不是亲自下到沟底仔细查看,简直难以相信。所谓干砌就是没有添加任何黏结剂,古人智慧令今人汗颜。这座现在已经废弃的桥,传说是左宗棠捐资修建的,在当时一定起到很大作用。桥北十数米,一棵柏树郁郁葱葱与石桥同有百年,但在古道上只算小字辈。

    镇水龙王庙

        镇水龙王庙

        入峪三公里,路尽头拐弯处有一石砌建筑,不注意就轻易不会发现。这就是与关中平原风格不同,但作用相同的龙王庙----“掌握水所”。也是北宋景佑二年那场山洪后,村民门为乞求上苍镇束水患上建造的。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山洪对村民伤害的程度何其之大。

    玄坛歌石刻

        玄坛歌石刻

        连接子午峪,通向峪内深处的“慈善桥”亦是古人建造,已经翻修。桥南侧岩壁上便是娴刻杜甫《赞元逸人玄坛歌》巨石之所在。为保护文物,长安区文物局将石刻切下后馆藏保护。“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是诗歌记载历史最直接的佐证。

     天下道教第一坛

        道教天下第一坛

        西汉文帝时期,朝廷在子午谷内随山就势修建了一座祭祀天神的坛,名为玄都坛。此坛高海拔880米,经卫星定位仪进行方位测量,与渭北天齐坑(大地原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天齐坑-长安城-子午谷口为汉代长安的一条建筑基线,天齐坑中的天齐祠和子午谷口的某一古遗址为朝廷的礼制建筑。最为神奇的是从侧面眺望玄都坛,是一幅天然的老子论道图。

    金仙观

        金仙观

        唐朝是中国道教活动的高峰期,子午谷内的道教活动也十分兴盛。晚唐留学长安的新罗人金可记放弃仕进,隐居这里,为韩国修道第一人,后羽化于谷内,金仙观由此得名。崔志远与金可记同时期修道,他成功的将中国道教引入韩国,所以金仙观又被冠以韩国道教祖庭。“玄都坛下悟金仙”使金仙观香火旺盛,道教文化得以传承。

    子午古道介绍

        子午峪是一条历史古道,全长约420公里。自长安向南,进子午峪,在碾子坪处越过秦岭中线,到西乡县南边的子午镇,折向西经洋县城关镇到达汉中市,再向南穿过巴山,直抵四川绵阳涪城区。当年给杨贵妃进贡的荔枝便是从此道运送而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使人又称之为荔枝道。

        怎么去子午古道

        坐车到电视塔换乘320路(游9)3.5元,到北豆角村站下车,向西走约200米有一条向南大路40分钟可到达山口,往山里走就是子午古道,山口有农家乐。

        如是初次游玩,建议不要穿越,应沿河走七八公里后原路返回!

        注意320路公交车19.30晚班收车,如吃喝自带,俩人汽车票钱20元足够,必备用品:旅游鞋,旅游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原来纸是这样造出来的"
    • 下一篇:长安区文联书画摄影展扮靓休闲农业节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